本报从创刊之日起,就要求编辑、记者带着真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人文的视角报道中国、观察世界。与此同时,我们积极呼吁、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自觉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智慧和源泉。
本期摘发本报记者走基层部分图片,既是为了展示本报在这方面的工作情况,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本报的宗旨和追求。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历练
下基层不是迎来送往、游山玩水,而是切切实实地走下去,直接面对新闻现场。两年来,《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在汶川、玉树地震灾区的现场走访,在寒冷难眠的抗震棚中彻夜写作,在氧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实地考察,在墨脱天路上艰难爬行……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历练,到灾区去感悟社会。
在墨脱期间,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中共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委宣传部签订“《中国社会科学报》墨脱助学金”意向协议。这是全国首个墨脱社科助学金项目,将带动全国各地更多组织和个人来关心墨脱、爱护墨脱,促进墨脱的社会发展。
到基层去发现鲜活的素材
本报记者经常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寻找鲜活的报道素材。以“西部纵深行”、“独家报道”、“特别策划”等报道形式书写了一系列具有社科特色的稿件。
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晨光熹微,征程漫漫。
《中国社会科学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以人文的视角报道中国、观察世界。年轻的记者们走青藏、进新疆,下云贵、上东北,奔赴各地,行走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在汶川大地震举世同悲的日子,在玉树遭受无情破坏的时刻,我们的记者在第一时间背上睡袋、打好行囊,责无旁贷地进入灾难现场,记录中华民族的不屈与奋进。我们希望深入实地观察研究,直接面对重大实践课题,探寻中国学术的真谛所在。在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正式复课之时,我们的记者赶上了他们的第一堂课,语文老师多杰卓玛正给同学们讲授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抑扬顿挫的朗诵中,记者和学生潸然泪下。
在新疆—青海系列报道中,本报记者进天山,上草原,走村庄,访牧民,过口岸,经乌鲁木齐、伊宁、霍尔果斯、新源、喀什等地,亲眼目睹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新疆,发回一系列感人至深的现场报道。一位怀抱幼儿的维吾尔族老大妈说,她的孙子很幸运,不用像她小时候那样挨饿。她不愿回忆过去的生活,旧时与现在的对比令人恍若隔世。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的脚步,向北遍及广阔的东北平原,向南达至重重山脉的云贵高原。在东北“三少民族”达斡尔族的聚居地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记者实地体会昔日东北最早垦荒者献身祖国的伟大精神;在东北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聚居区,实地探访昔日渔猎民族在国家优越民族政策下的幸福生活。在云南丽江盆地,了解我国灿烂文明中的一颗明珠“东巴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繁衍生息及其珍贵价值。在贵州安顺屯堡区,本报记者走村串巷,深入老乡家中,实地考察有着汉民族“活化石”之称的屯堡文化的保留状态,思考其对于包括现代乡村建设、移民文化、不同文化融合与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标本意义。
正是由于我们走出了狭小的书斋,步入广袤的祖国大地,才切实感受到最美丽的风景、最感人的故事和最真实的国情,观察到我们国家的伟大进步。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是精致的模型与合乎逻辑的理论,文字材料为我们呈现了中国的一幅面孔。但是这样的中国是否真实?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各种对策是否科学?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临“不接地气”的诘难。因此,走进基层,走到理论的原点,走到伟大的实践中,去发现事情的真相,去发现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去了解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从群众中寻求解决我国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我们走基层的原动力,也是我们走基层的归宿。(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