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振兴中华”的口号一再为人们所重复。这一当今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口号,最早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章程》中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为什么要“振兴中华”呢?“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很明显,“振兴中华”,就是要反抗西方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迫,建立一个民主的现代化国家,让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口号的本意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振兴中华”基本取向是一致的。
但其实,“振兴中华”的提法在当时并没有列入兴中会以及后来同盟会纲领的表述之中。“兴中会盟书”是这样说的:“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国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同盟会的纲领则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后加了“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也没有用“振兴中华”的提法。这或许是因为当时所谓“振兴中华”首要在于恢复汉族人的统治,所以用“恢复中华”的提法更加明确。按照学者唐德刚的研究,“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是一个极富于政治智慧的口号,它缩小了革命打击面,让君主专制、政治腐败、丧权辱国等罪名都由占人口极少数的清朝统治者承担,最大限度地形成了革命统一战线,是辛亥革命成功的关键。但辛亥革命一旦将清朝统治者连同君主专制制度一起推翻以后,“鞑虏”就不需要“驱除”了。在推翻清朝政府、建立共和国以后,国内各民族“立于平等地位”,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以“五族共和”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准则。在当时以及之后都有人认识到,把中华民族仅仅看做是汉族是不合适的。比如说发表于1939年2月13日的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一文即强调,自古以来的中国人本只有文化的观念而没有种族的观念,中华民族包含中国境内各民族。因此,“振兴中华”的提法在此后很长时间内并没有被太多使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振兴中华”才成为风行全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口号。无疑,这时候的“振兴中华”所要“振兴”的是包括全中国各族人民在内的“大中华民族”。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81年3月20日深夜,中国男子排球队在香港参加世界杯排球赛亚洲区预赛,北京大学一些学生守候在收音机旁收听比赛实况。这一场比赛中国男排打得十分艰难,头两局都输了。然而,中国男排置于死地而后生,一连扳回3局,反以3比2战胜了韩国队。消息传来,同学们兴奋异常,奔走相告,大约有4000多名学生来到楼群间的空地上欢呼雀跃,呼喊着“祖国万岁!”“中国万岁!”等口号。不知道是谁,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得到了同学们的响应。又不知是谁提议:“我们游行吧!”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在北大校园里行走,“振兴中华”的口号一遍遍地高喊着,标有“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横幅在三角地、在宿舍、在燕园的天空高高飘扬。
北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喊,得到了官方的肯定。1981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毕靖、徐光耀采写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一文,描述了北大学生的那个激情之夜。虽然只是一篇短篇报道,却引起了强烈反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被认为是“80年代的时代最强音”。为了纪念这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北大1980届毕业生留给母校一块纪念碑,记载了这件事,这块碑至今仍竖立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正门左侧的草坪上。石碑的正面是“振兴中华”四个大字,背面的碑文叙述了那个夜晚的情景:“1981年3月20日夜,中国男排在香港比赛获胜消息传来,北京大学4000多学生集队游行,高唱国歌,喊出了80年代的时代最强音‘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特建此碑,以纪念。”据报道,2006年12月4日,北京大学还专门召开“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提出25周年庆祝大会,认为北京大学学生提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八个字,在上世纪80年代传遍全国,影响了一代青年,会议号召全体同学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和北大的光荣传统,牢记“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誓言。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蔡永飞 单位:民革中央办公厅)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