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中英关系基本上是积极的。英国政府认识到,很多国际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才能解决,比如气候变化、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近些年来,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安全、和平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胡克定(Chris Wood),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兼副馆长,毕业于剑桥大学菲兹威廉学院,主修德语和法语。他于1981年进入英国外交部工作,曾在香港、广州任职多年;也曾在英国副首相办公室,内阁,英国环境、交通与区域部工作。2008年,胡克定出任英国驻华公使。2012年是中英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伦敦奥运会也将召开。值此之际,本报记者就中英关系和英国时政等问题对胡克定公使进行了专访。
中国文化在英国掀起热潮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参加过很多中英文化交流活动,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胡克定:中国和英国的很多文化组织都有联系。今年6月底,温家宝总理访问英国期间签署了诸多协议,其中的部分内容为今后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教育方面,两国将增加合作办学项目;在艺术方面,很多英国乐团和舞蹈团纷纷到中国演出;在设计、时尚、建筑等领域,英国有强大的实力,很多公司也选择来中国发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中国大多数年轻人都学习英语,通过语言的学习,年轻人能够有更多的途径了解英国文化——既包括传统的英国文化,比如莎士比亚和狄更斯的著作,也包括英国的流行文化和当代文学,比如《哈利·波特》。这种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往往是自然而然的。两国也设立了很多机构和项目来促进这样的交流,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就是其中之一,对两国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还有很多方式将两国联系起来。比如今年4月的皇家婚礼,吸引了全球数亿人的关注,其中包括很多中国人。去年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是最具创意的场馆之一,成为展示英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在人们的印象中,英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但世博会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现代、创新的英国。此外,伦敦奥运会和北京奥运会也建立起了桥梁。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很多中国文化活动在英国举办。相应地,在伦敦奥运会时,我们也将在中国举办文化活动以增进两国的交流。明年还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也是伊丽莎白女王登基60周年,我们将举办更多的庆祝活动。在文化艺术方面,我们将举办题为“艺述英国”的大型文化节,多个城市将参与到文化节的活动当中,内容包括舞台艺术、视觉艺术、音乐会等。除了这些面向公众的活动外,我们还将和中国政府合作,开设一些艺术管理项目,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中国社会科学报》:英国现在有13所孔子学院和更多的孔子课堂。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在英国是否掀起了热潮?
胡克定:是的。30年前我学习汉语,在英国还是一件十分不寻常的事情。但是目前情况有了很大的不同,人们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也开始认识到学习汉语能带来更多的机会。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并从事与中国相关的工作。越来越多的英国学校开设汉语课程作为选修课,尽管学习汉语的学生相对来说仍然是少数,但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也许因为英语是一门非常国际化的语言,英国人并不长于学习外语。传统上来讲,英国人学习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很多,近些年来学习法语和德语的学生在减少,学习汉语和西班牙语的人数在增加。现在英国大约有八九万中国留学生,而英国只有大约3300名学生在中国,尽管这两个数字看起来相差很多,但如果考虑到两国的人口数量,其实差距并不大。当然,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
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中国社会科学报》:明年是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您如何评价中英关系?
胡克定:在我看来,中英关系基本上是积极的。英国政府认识到,很多国际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才能解决,比如气候变化、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近些年来,中国在全球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安全、和平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中国在贸易、商业等领域都是英国的重要伙伴。从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看,英国和中国的联系都十分深广。尽管英国外交部将削减整体支出,但在未来几年,对中国外交的投入将增加,这是英国有意加强中英两国关系的信号。6月27日,温家宝总理在伦敦英国皇家学会发表演讲时说道:“我对中英关系的明天充满信心,更充满期待!”我完全赞同温总理的说法。
英国暴乱由多种因素引起
《中国社会科学报》:英国现在的经济形势是否不容乐观?英国政府有怎样的对策?
胡克定:是的,我们正在经历一场严峻的金融和经济危机,这是一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欧元区此时的处境不乐观,美国也在经历信用危机。但我认为从根本上讲,英国的经济基础是全面而坚实的。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经历了经济衰退,但现在看到了一些增长。尽管失业率并未降至政府满意的程度,但已比大多数G8国家的情况乐观。这届政府刚刚上任一年,在分析现有的经济形势后,已经提出了清晰的改革方案。首先是削减财政赤字——所有的政府部门都要减少支出。同时,政府也采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英国有非常开放的经济体系,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利用这个体系增加投资和出口。在欧盟,英国是获得投资最多的国家,原因就在于英国的经济体系十分开放,投资人在英国从事商业活动十分方便。同时,英国也是很多投资商进入欧盟其他国家的跳板。英国政府的目标是要建立G20国家中最有竞争力的税收系统;使英国成为在欧洲从事商业活动最好的起点;鼓励投资和出口,建立更加平衡的经济体系;为欧洲培养更多更具有适应性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英国和中国是很好的伙伴,中国的制造业和英国的服务业很发达,双方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在全球化的经济背景下,不管是英国还是中国,都无法独立发展,国际合作对于两国都至关重要。英国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去年11月,首相卡梅伦访华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两国的经济互利。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期发生的英国暴乱是否由经济危机引起?有评论认为社交网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您认为呢?
胡克定:我不认为暴乱是单一原因的结果,暴乱的直接导火索目前也不是很清晰,英国政府将有专门的调查小组来查明原因。在一般的和平游行示威中,英国警察是不能持枪的,持枪需要经过特殊程序的批准。我认为,在受害人亲友的游行中,也许有些“坏分子”利用了当时的状况,制造了暴乱。但不管原因如何,闯入商店抢劫都是一种犯罪行为,是没有借口的。如果人们有政治诉求,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比如和平示威、通过选举选出新政府等等。抢劫、盗窃和谋杀不是在表达政治意愿,而是在犯罪。很多被捕的人都有犯罪记录,其中有位女性的犯罪记录高达40次。当然有很多社会原因导致了这次暴乱,比如参与者的经济状况和受教育水平等,政府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暴乱的形成原因并非是单一的,因为在不同城市和地区,参与暴乱的年轻人群体相差很大。至于社交网络,当然为暴乱的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传播手段,在微博和博客的促动下,暴乱发展十分迅速。但我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在大街上,还是在网络上,组织暴乱都是一种犯罪。社交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利用它和亲人朋友建立联络。值得一提的是,在暴乱发生之后,只有很小一部分人在网络上表示支持,而大多数的人则在网上签名,组织帮助本地受害者,支持警察,呼吁阻止暴乱。因此,社交网络的正面作用也不容忽视。
《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现任政府的一系列改革中,教育改革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英国高校的学费大幅上涨,有位剑桥的老师表示,今后只有那些极端聪明或者极端贫困的学生才能进入牛津或者剑桥,您认为是这样吗?教育作为调整社会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否还能发挥作用?
胡克定:我认为,这位剑桥老师的说法过于极端。此次政府的教育改革,关键在于教育资金的改革。学生在入学时可以申请贷款,只有当学生毕业之后,收入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才需要偿还贷款。因此,如果学生从事低收入的工作,是不需要偿还贷款的。政府将保证,所有希望获得教育的学生和所有有资格获得教育的学生,不管家庭背景如何,都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对无力承担学费的学生,政府还将提供奖学金项目。我能理解你提到的教育风险,但英国政府将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学生不因经济原因失去教育机会。(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焦霖)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