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热情与目标
7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专题工作会议在北戴河召开。这是近年来社科院在北戴河召开的最热烈的一次会议。
当天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创新工程专题工作会议开始了第一次分组讨论,全院所局级领导分为五组,联系各自工作实际,各抒己见,交流、座谈学习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李长春在建党9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讲话精神的体会。大家还结合王伟光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的主题报告,围绕创新工程实施各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而务实的讨论,为推进创新工程的实施建言献策。
“李长春同志讲了哲学社会科学与党和国家事业之间的关系,对我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学部委员李景源认为。国际研究学部副主任、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对此感触颇深,她说,启动创新工程,就要贯彻两个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要坚持不唱高调、不讲空话、不发牢骚,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并组织实施好创新工程。
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来说,今年开展创新工程至关重要。谈到实施创新工程的意义,有与会人员认为,创新工程有一种将20%的人才作为蓄水池的调节和激励作用,有助于加强研究人员的竞争感、归属感和主流意识。同时,“社科人”还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目前的状况,与中央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尚须作出巨大努力。
在26日的第二次全体大会上,院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李秋芳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实施意见》和《关于创新单位及创新项目申报要求的通知》两份文件作了说明。她介绍了实施意见的形成背景、依据和要点,指出实施意见具有6个显著特点:一是注重创新过程中的三个结合,即将中期规划与年度安排相结合、原则性要求与可操作性举措相结合、创新体制机制新要求与传统体制中的合理有效部分相结合。二是强调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建设党和国家重要的思想库、智囊团,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传播平台,建设“走出去”战略的学术窗口以及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才高地作为创新工程的基本任务。三是把科研组织方式、科研方法、传播方式、人才培养和使用方式、学术观点及学科体系的创新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着力点。四是明确把领导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学风建设、廉政建设作为创新工程准入的必要条件、作为考核评价体系的重要指标和保障措施。五是确定了推进创新工程的原则、步骤和组织领导。六是突出“三项改革”,即用人制度改革和创新岗位管理是创新工程的发力点;资源配置和研究经费管理改革是创新工程的制度亮点;项目评价办法改革是发挥“三个定位”作用的关键点和人事财务制度改革的基点。
“创新工程的意义在于打破了原有体制,让人看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希望、活力和未来。”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在发言中说,创新工程的工作设计和实施充分体现了院党组领导班子锐意进取的精神,工作思路逐步清晰,改革终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全院应尽量达成思想上的统一,科研人员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对此表示认同,他说,相比而言我院的改革已经滞后,现在需要抓住机遇奋起直追。此次工作会议的目的非常明确,对社科院未来5—10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尽管讨论中大家有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但无不赞成创新,无不为即将展开的创新工程所鼓舞。
其实,王伟光在会议第一天的讲话中就指出,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实施创新工程的目的、步骤和方法。他还指出,实施创新工程,要着力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努力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学术观点与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组织与管理创新、科研方法与手段创新、用人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
这次北戴河会议上承3月的院工作会议,下启创新工程各项举措。会议结束后,各所局级单位领导回到北京,迅速传达会议精神。所有“社科人”都意识到,创新工程真的来了。
开山破路 探索经验
熟悉中国社科院的人都明白,实行创新工程是院党组和院长陈奎元由来已久的考虑,也是社科院上上下下的一致愿望和期待。这些年,陈奎元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改革创新,他说:“现在应该考虑机构设置改革的问题。我们的管理方式与行政机构雷同,上行下效、上传下达,照章办事多,鼓励自主创新少。各研究单位对于如何进行开创性的工作,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缺少压力、动力和竞争意识。这样庞大的机构按惯性运转,经常发生有事没人干,有人没事干,带头人没有人可带,需要人带的找不到带头人;团队的组织达不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降低了效率,这些都必须予以改变。”在2011年的院工作会议上,陈奎元再次指出,“我院的体制、机构设置、人才使用和培育方式、研究成果的评价和奖励办法需要继续创新。”他又说,“实施创新工程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有利于社科研究的组织方式、激励机制和良好风气。”
8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启动会议召开。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全立主持会议。会议议程十分紧凑,几位领导的讲话节奏也很快,让人感到一种紧迫感。王伟光对参会的8家单位的同志说,创新工程来之不易,责任重大,各单位要开山破路,探索经验。李秋芳在对试点工作作说明时说,这8个试点单位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艰苦的论证”,“有战略价值和很重要的学术意义”。
8月24日,围绕创新工程相关制度的一场“现场解答会”专门为各单位召开。院各职能部门的有关同志,面对几十个所局关于创新工程的申报和实施等各方面的提问,一一认真作答。现场气氛热烈,会议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5点。
此前,院领导就表示,改革创新,既不能照抄照搬外国的,也不能照抄照搬其他研究机构或高校的。他们成功的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创新工程要增加人才、增加投入,但不是简单地加减,不是简单地加人、加钱、加机构、加编制。有一种不符合实际的理念,领导一交代任务,就要课题费,要编制,要人,要职级。搞创新工程,这种理念是要不得的。
人,说到底还是人
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在用人制度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创新、机构设置创新、科研资源配置方式创新上做好文章,真正解放和激活科研生产力,调动科研、管理等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工程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否有利于研究所和研究室建设,是否有利于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精品成果,是否有利于出被全国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学术大家和拔尖人才,是否有利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已经成为“社科人”的共识。高全立接受采访时说,进人问题是新的用人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通过用人制度改革,形成良性“退出机制”。在创新单位的设置方面,强调创新岗位的设置要科学、合理,要严格创新岗位进入条件,确保进入创新岗位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在创新岗位聘用人员的管理方面,院里确定了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统一绩效的管理原则。人员受聘时不分编制内外,不受原职称、职务限制,主要看能否适应创新任务需要。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有关领导对记者表示,创新工程从人事管理制度上进行了顶层设计,总的原则有两条,一条是竞聘上岗,一条是退出机制。
“实际上,人员退出是个老大难问题,也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初衷。这几年,我们进行过一些改革,但因政策的不配套和现有环境所限而难以做到。” 张冠梓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在接受采访时一再强调,这次人事制度改革,是把建立和完善人员退出机制作为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新的用人管理办法,“要解决出口问题,首先要改革进口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有它的内在规律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30多年来的管理体制机制,曾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社科院领导和广大科研人员都意识到,目前的管理体制机制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与党和国家对社科院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院副秘书长、科研局局长晋保平接受采访时说,分析这些差距,“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机制体制已经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我院发展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对我院进一步发挥中央‘三个定位’作用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引领作用。”
最近几周对许多研究所而言,时间仿佛突然加快了脚步,时间的密度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大家加班加点,研究创新工程的方案,论证创新项目,讨论创新工程实施的方法。紧张繁忙的脚步、明显加快的语速中,却显出一种坚定的信心和澎湃的激情。
李秋芳说,各所工作扎实了,院里的计划也就扎实了。中国社科院的创新工程,要给全国的学术界带个好头儿。
创新之潮在人们心中涌动。我们期待着。我们清楚地知道,时代也在期待着我们。(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祝晓风 王建峰 夏萌)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