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25日,同济大学在上海宣布成立“中欧学术连线”。该机构的成立旨在与“欧中学术连线(ECRAN)”对接,为中欧学术交流搭建桥梁。同济大学校长裴钢、中联部副部长于洪君、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当日,首届“大使论坛”与“全球视野下的中欧关系”学术研讨会同时召开,来自政界、学界以及民间学术机构的百余名代表出席开幕式和研讨会,并围绕如何认识与发展新形势下的中欧关系进行了讨论。
认知欧盟的不同“边界”
认识欧盟,必须要注意到其结构和机制上的“特性”。欧盟是个“奇特的动物”,中国驻欧盟前大使丁原洪在大使论坛上强调。他认为,由于各成员国实力、目标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加上成员国不论大小都有否决权,很难就某一议题达成一致。中国驻德前大使梅兆荣强调,在对华态度上,欧盟整体不能代表单个成员国;中国既要重视与欧盟的交往,又要重视与欧盟成员国的双边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周弘提出,研究欧洲要注意不同的“边界”。她认为,不同边界里的力量组合方式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危机推动欧洲一体化
欧债危机暴露了欧盟的制度缺陷,但绝大部分与会者对欧盟抱有信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认为,这只是欧盟“成长中的烦恼”,欧盟具有很强的反弹能力和自我纠正能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认为,欧洲一体化的动力就是危机,只有遇到危机,欧洲国家才会思考出路。外交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赵怀普表示,欧盟内部结构高度相互依存,解体代价极高,在长期一体化中形成的内聚力远比国家民族主义的离心力强大得多。法国中欧文苑主任高大伟提醒,不要忘记“欧洲人从哪里来”、现在的欧洲和以前的欧洲相比取得的进步。正是因为要应对危机,才能完成一体化过程。
但也有学者们表达了他们的忧虑。如果德国这样的强国一直不信任其他成员国,联盟就难以维持,命运岌岌可危。
欧洲须适应中国发展
如果说欧债危机是中欧关系中的一个变量,那么另一个变量就是中国的和平发展。正如大使们所言,欧洲对中国的发展还不适应。
与会者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不只是中国的发展理念,印度、俄罗斯等国也在实践和平发展;中国和平发展不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而是世界的事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王在邦表示,中国要充分了解外部世界的担忧,而外部世界的调整也是必需的。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中国和世界的共性在增加,中国的“和”不抹杀个性,“和”用在国际关系中就是对霸权的否定。然而,让西方理解接受中国的价值观,还需要一个过程。
专家表示,中国有优秀的文化,理应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中国制造的产品,也应为世界提供新的理念。(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冯黛梅)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