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国际史学界日益重视数字技术应用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0-09 09:1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讯(记者曾江)9月26日,以色列博物馆宣布开通《死海古卷》网站,首次发布的是包括《以赛亚书》在内的五部较为完整的《死海古卷》,形式有高像素照片,也有能逐行翻译、方便检索的英文文本。据以色列博物馆官方透露,《以赛亚书》的完整中文译本也将很快完成。

  《死海古卷》是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学发现之一,1947—1956年间出土于死海附近的山谷。学界一般认为,古卷年代为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公元70年前后犹太教徒在反抗罗马失败后埋藏于此。死海古卷项目是以色列博物馆与Google公司合作,于六个月前启动的。所有照片由全球最优秀的古代文本拍摄专家,使用10亿像素高性能相机进行拍摄。这种相机甚至能够帮助人们发现肉眼范围所不及的古卷细节。

  近年来,国际史学界越来越重视数字技术的应用。9月26日,美国历史学会官方博客宣布,第126届年会将于2012年1月在芝加哥召开,其间将有20多场学术讨论会围绕“数字人文学科发展前沿”、“美国内战研究的数字方法”、“数字时代史学期刊的未来”、“如何使用数字媒体进行史学研究”等主题,专门研讨数字技术方法如何助推历史学及其他人文学科研究。学会希望历史学家和数字技术专家能够共同探讨最新的研究工作,了解当下最先进的研究技术。据美国历史学会官方网站介绍,参加2012年年会的学者人数将超过1500人。

  在中国,史学界的研究工作也受到数字技术的深刻影响。据记者了解,我国已经展开了相当数量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学者们在研究中也采用了一些数字检索技术,但学术界整体对于数字技术应用于历史研究的方法反思还比较欠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宋镇豪长期从事甲骨学和先秦史研究。他告诉记者,我国史学界在这些方面与国际同行相比存在差距。以他从事的甲骨文研究领域为例,虽然我国已经在多个地方建立了数字化甲骨文平台,但仍明显不足。史学界应该将数字化平台建设作为学科基本建设来抓。(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