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侗寨里的小洋楼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9-30 10:0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26期 独家报道“走进湘西南古村落”文章之一

  在南山脚下,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处,坐落着一座古老的侗寨——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大寨村。这里山川秀美,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清朝“长安营”即屯兵于此。大寨,又叫“岩寨”,一条溪流缓缓流过,将上岩寨与下岩寨串起。这一区域的民居建筑年代较早,十分珍贵。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本来交相辉映的上下两寨,下岩寨寨子里的主要建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原有的古树林和吊脚楼(见图1),甚至被一栋栋贴满瓷砖的小洋楼(见图2)所取代。

  记者一行来到下岩寨,一座建筑精美但略显衰败的侗族鼓楼跃入眼帘。鼓楼是侗族的特有建筑,重要的集会、祭祀、娱乐活动都在此进行。蜚声中外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就产生在鼓楼前。下岩寨的这座鼓楼是三层建筑,上两层为木质结构,底层为砖石结构,上小下大。楼檐为四角,覆以青瓦,虽年久失修,仍不掩其建筑之精巧。

  向寨子深处走去,记者又发现了一座单层建筑,几名侗族小朋友正在栏杆旁玩耍。据介绍,这座建筑与鼓楼相呼应,叫做议亭,是族内商议大事的地方,平时又可用来歇凉,故又有凉亭之称。走到亭轩内部,抬头仰望,可以看到梁上书写有“皇图巩固,帝道遐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字样。亭轩前竖着一块石碑,上书“侗族鼓楼系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一八一八年)为侗族人民所建”。从石碑上可以看到,这座有着近两百年历史的建筑1984年就被列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直观看上去,保护、修缮情况并不佳。

  鼓楼和风雨桥是侗族的典型建筑。风雨桥,取“遮风避雨”之意,桥体全部由木料筑成,桥面铺设木板,两边有栏杆、长凳,桥有顶,顶盖瓦,远望去,整座桥如水上长廊。下岩寨的老风雨桥多年未经修缮,走上去已有些不稳,桥头的木梁甚至已经开始倾斜。

  杉树林是岩寨的一大特色,据考证,早在东晋时期,这里就已有人工造林,迄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河两岸葱茏茂密的杉树林和古朴精巧的吊脚楼曾是岩寨最美的风光。如今,下岩寨河两岸的古树林以各种原因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两层小洋楼。从桥上望去,河两岸红砖的、贴白瓷砖的、水泥墙面的新式小楼崛起于吊脚楼之间,十分突兀。传统与现代以此种方式并立,不免让人唏嘘。

  记者在走访时,楼庆西教授也讲述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故事。“黔东南有一处‘千户苗寨’,景观非常美,山上全是寨子,一条河从村前流过,两边都是水稻田。结果为了发展旅游业,把水稻田全部填平,变成苗族歌舞表演的舞台。而河的另一边,则变成一个大看台。更奇怪的是,在苗寨的河上架起了两座具有典型侗族特征的风雨桥。沿着山底下,建了一条买卖街,虽然是仿古建筑,但把原来“千户苗寨”和自然密切联系的景观完全破坏掉了。”在谈到对“千户苗寨”的改造行为时,楼教授用了“野蛮”二字。“我1988年去还是原始的状况,2008年再去已经全变了”,楼教授惋惜地说,“开展旅游可以,但不能破坏寨子的原有景观呀!”(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吕莎)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