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留住古城遗产 守住民族之根——记中国遗产保护知名学者阮仪三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9-30 09:0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你可能不知道阮仪三,但你不会不知道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古城,江南古镇周庄、同里、乌镇、西塘、南浔、甪直……这些古城镇之所以能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固守自己的特色,并被列为重要文化遗产,都与一个名叫阮仪三的大学教授有关。

  阮仪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城市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两度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是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

  从“刀下留城”救平遥到 “死保周庄”,他赢得了“古城卫士”的美誉。而今,年届八旬的他依然奔波在古城保护第一线,力争以翔实客观的调查报告和切实可行的规划措施,留住那些蕴涵丰富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让古城在人们的视线中停留得更久一些。

  做有心的“跑腿”
  1956年,阮仪三从部队进入同济大学建筑系,学习城市规划。当时的同济大学精英云集,陈从周、冯纪忠等老一辈建筑界巨匠文理兼通的学术造诣和高风亮节的学术风范,让他大为折服并深受影响。学生时代的阮仪三勤奋好学,每年暑假都跟随陈从周先生到苏州、扬州测绘民居和园林。他笑称自己那时是个“跑腿的”,但这个有心的“跑腿”善观察、勤思考,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练就了过硬本领,以至于后来仅用半天时间,就能跑完一座小城并画出测绘图,而且不用标尺,就可以准确丈量路程长短。

  1961年毕业后,阮仪三留在同济大学。最初几年,他走遍国内100多个城市,被中国古典建筑之美深深震撼。上世纪80年代初,因大规模拆迁,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大批蕴藏丰厚历史文化的建筑和城镇迅速消失。阮仪三是苏州人。1958年苏州古城墙拆除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现实激发了他为保卫古城镇而战的激情。记者在阮仪三办公室看到,长长的书架上摆满了他的著作:《楠溪江宗族村落》、《江南六镇》、《护城纪实》、《护城踪录——阮仪三作品集》、《旧城新录》、《中国江南水乡》、《江南古镇》、《古城笔记》、《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历史环境保护与理论实践》……这些著作既是50年来他孜孜不倦、探寻古城保护之策的见证,也是他在实践中得来的无数宝贵经验和对历史建筑文化的深刻体悟。

  敢作敢当的“实践者”

  军人出生的阮仪三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实践者”,然后才是一名学者。尽管很多人认为,只要将建筑测绘写成文字、做成资料就尽到了知识分子的责任,但阮仪三有自己的想法。

  为了“把东西留下”,在山西古城平遥被拉开几百米口子、180幢明清建筑即将被拆掉的当口,阮仪三直奔政府奋力阻止,并当场承诺,只要停工就免费制定建设规划并帮助实施。后来,他还为古城保护争取了经费。为留住受到农村工业化挑战的古城镇,他不仅保护了周庄等六个江南古镇,还确立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自然人文环境,发展旅游,振兴农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全新理念。

  除了这些,最让阮仪三自豪的还是四川广元市昭化古城老街的修复工程。当时,他带领团队历时两年,对昭化古城留存的木结构古民居进行了原真性修复。这些经过修复的古建筑在2008年的大地震中创造了奇迹:除一些瓦片掉落外,其余部分完好无损,整个古镇没有人员伤亡。这一精彩案例验证了阮仪三多年来践行的“整旧如故,以存其真”这一保护理念的正确性,也成为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研究价值这一事实的完美注脚。

  用双脚丈量中国

  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幅中国地图,上面标有密密麻麻的小红点,这些都是阮仪三去过的地方。这幅地图被命名为“阮仪三的中国”。50年来,他用双脚丈量中国,几乎走遍了每一个古城古镇。

  城市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的规划研究,现场勘查必不可少。外出调研,一两个月是常事。在外住宿,身上经常爬满虱子。“虱多不痒啊,现在这种小动物都没有了。”他诙谐地对记者说。

  近十年来,阮仪三组织人员对历史街区和历史村镇进行调研,试图发现、抢救、保护那些遗落各地的历史遗存。他们的调查报告以连载形式发布在《城市规划》杂志“遗珠拾粹”栏目,迄今已有91例。谈到历史城镇的调查研究,阮仪三说,他希望在寻访过程中,通过保护工作者不谋私利、不计报酬的行为进行言传身教,让当地老百姓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事业只有成为广大老百姓都来关心的事情,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做到做不动为止”
  缺乏理念、认识模糊、政策引导与法律保障滞后,文化遗产保护教育落后、民间组织经费匮乏……面对保护工作目前面临的种种困难,阮仪三疾呼:保护也是一种发展,只有留住优秀的城市文化遗产,才能守住我们民族的根。

  2006年,以他名字命名的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成立。基金会致力于通过资助和奖励对城市遗产保护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推动城市遗产保护事业的管理、科研、宣传、人才培训、学术交流等各项工作的发展。阮仪三说,“保护古城镇,人员的培养很重要。我们要‘授之以理’,教授他们以理论、方法,而不仅仅是给他们一个工具。”

  阮仪三还热心支持青年人的保护志愿活动,“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传承,青年人是主力军,是接班人,希望在他们身上能成长起新一代遗产保护的中坚分子”。去年夏天,基金会与法国REMPART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联盟在法国的国际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营组织了一次活动,推荐和资助中国大学生参加修复古城的劳动。这些年轻人感受到了法国志愿者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回来后自发组织成立了青年建筑遗产保护联盟,今年在平遥和苏州分别开了新的劳动营地,吸引了许多志愿者参与。

  采访接近尾声时,已近耄耋之年的阮仪三坚定地告诉记者,他会一直做下去,“做到做不动为止!我还想尽量多培养点人才”。(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胡言午)

  “走基层”感言〉〉


  一座没有文化、没有历史的城市是贫瘠的。从事城市规划保护工作50年,当然很辛苦,但也很值得。我们希望能留存国家和民族的城市记忆遗产。现在的形势越来越好,通过我们和许多同行的实践,人们开始意识到,城市文化遗产是有价值的、珍贵的世界财富。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已成为一项大事业。我做得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认真地按照国际上保护世界遗产的要求保存了像平遥、丽江、江南12镇等多座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它们做了原真性保护,给中国城镇的保护留下了重要范例。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按照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对它们进行了规划和保护。

  我和我的团队培养了一批建筑规划领域的人才。用科学的方法,借鉴先进的经验,结合现代方法和古代工艺,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实效,也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