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新一期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过去几个月里,金融稳定风险明显增大。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面临二次衰退风险。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日前强调,世界经济正进入新的危险阶段。
美欧债务危机 谁更严重
美国自9月以来连续推出了4470亿美元就业刺激计划和4000亿美元的扭曲操作,然而其前景却不被看好,有评论称扭曲操作预示着全球经济重陷衰退。欧洲也不平静。9月19日,意大利国家主权评级遭标准普尔下调;20日,希腊与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央行监察员进行的谈判悬而未决,新一轮希腊援助计划遭遇搁浅。有人预测希腊或成为下一个雷曼,或退出欧元区。
欧元区国家与美国,谁的问题更严重?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美国大量增发货币表明,虽未明确提出第三轮货币宽松政策,但实际操作却在进行。美国是真危机,欧洲则半真半假,是能够走出来的危机。对此,北京联办旗星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任若恩持不同意见,他认为美国债务问题没有欧元区国家那么严重。很多国家历史上都有发行货币稀释债务的经验,这一点美国与欧元区国家相比有优势,这个优势会在中期或多或少帮助美国克服一些财政上的困难。
不论哪一方的问题更为严重,采取有效措施摆脱困境,走出经济低迷处境,是各国各地区共同面临的重大议题。有专家认为,随着时间推移,美国与欧洲国家手中的“牌”会越来越少。金融市场动荡,经济不振似乎变成了只能被动承受,无法主动改变和克服的噩梦。
危机救助方案 各方博弈
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复苏缓慢,二次探底成为各国关心的话题。王建认为美国政府的应对举措表明美国经济已二次探底,他表示,美国经济看似没有危机,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采取了很多力度比危机爆发时还要大的救市措施。任若恩也提到,几十年来美联储的银行政策从未被政客直接干预。近日出台的扭曲货币政策收到了三张反对票,受到少见的政治干预,许多政客不断声明对这些政策持不同意见。
对于欧洲债务危机,国际社会在严重性及携手应对等问题上已达成共识,但是这种共识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一旦涉及具体救助方案的细节讨论与决策,争议和博弈随之而来。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此次发布的报告也指出,欧元区为解决目前的问题采取了重要举措,但实行调整的经济体内部以及提供支持的经济体间存在政治分歧,直接导致长效性的解决方案迟迟未能出台。
实际上,欧美债务问题已不再是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问题,新兴经济体也不能独善其身。有报道称,巴西财长曼特加日前表示,巴西或将筹资100亿美元用于援助欧元区,援助渠道包括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购买债券等。针对中国可以购买意大利国债的观点,任若恩指出,买还是不买,需谨慎,不仅要研究当前意大利国家主权债务累计值占GDP的比例,还要看未来几年这个比例如何变化。
外需下降 中国如何应对
专家们一致认为,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陷入长期低迷,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变得更加暗淡。无论是通过增加税收还是通过减少开支来减少赤字压缩债务,均属紧缩性强制货币政策。经济低迷将严重影响对外贸易的增长,中国的外需环境变差,不利于出口,外需难以拉动经济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认为,中国曾主要依靠出口增长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无论是国际环境还是自身面临的调整,未来出口增长将明显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消费培育成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随着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立足于国内市场发展经济,抓内需,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遇。
然而,中国内需前景仍不甚明晰。专家们认为,虽然8月份CPI涨幅同比回落,但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年内控制物价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紧缩的货币政策将继续施行。内需如何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值得深思。(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王春燕)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