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在各重大会议报道中间,悄然出现了一块红色专栏,报道内容为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瓦切乡牧民求周在新定居点的新生活;8月1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开辟“来自基层的头条新闻”专栏,首篇刊登《六访黎明村》,跟踪宁夏盐池县一个村庄13年的变迁。
两大“党报”的这两项举措,正是8月9日开始,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联合部署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活动一经开展便得到了全国新闻战线热烈响应,很快形成了一股“蹲点”、“下基层”、“接地气”的新闻采写风气。
“走转改”由三部分组成,各有侧重,却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核心词语——“基层”。此次专项活动的本质,即为推动媒体关注基层,走向基层,反映基层。这可以看做中央在新闻界的一个方向性的动作,既具有新闻传媒方面的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强的政治含义。
大众传媒,作为“当下流动的历史”,必然具有工具性的特征。在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犹如脱缰野马式独立自由的新闻媒体。媒体总会受制于包括政治和经济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中国的媒体被称为政府“喉舌”,西方媒体也同样是在政治力量驱动下进行报道。依据制度匹配原理和本土化要求,我国需要实行与中国国体和政体相适应的新闻传媒制度,即党媒引导带动其他媒体,其他媒体修正辅助党媒的制度。此次“走转改”活动,无疑是党对新闻媒体制度的一次改革和创新。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新闻的角度讲,如何落实为人民服务是重中之重,而大量发生在角落的、基层的故事,不但更有“新闻性”,往往也是人民利益的根本所在。空谈泛论听多了,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往往更震撼;异国趣闻听多了,身边的故事更容易产生共鸣感。新闻和媒体诞生在民间,广大的新闻来源在民间,活力也在民间。将新闻推向基层,顺应新闻的自然属性,就是顺应时代和民众的需求。
此次“走转改”活动正在发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中央各大党报党媒率先执行,短短时间内,各地各层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乃至整个宣传文化系统,已是风潮云涌。也许《人民日报》上一块登上头版的基层新闻并没有太大实际效应,但是,其符号意义和引领作用是划时代的,这表征了一种风格的转变。中央调动这样的政治资本,借助这样一种宣传模式试图传达的应该是这样一个信号——吸收民意,释放民意。而这种宣传效应是任何西方国家无法效仿的。
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提出的政治系统理论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是对周围环境所提出要求的反应。而“民意”正是政治系统在国内环境中的重要环境因素,是政治体系重要的输入因素和反馈指标。“民意”在哪里?无疑是在基层。
新闻作为一种重要媒介,承担着沟通官方与民间的桥梁作用。“走转改”不仅仅意味着为民间让出更多的新闻版面,更是宣告一种对民间声音和价值诉求的让位。牧民搬迁新居置办家具,竟然登上了大型、全国性的官方新闻媒体的头版,并且开辟出一块长期的制度化的大版面的专栏,每期分地区形成不同的专题。这是一种中央新闻对基层新闻的让位,官方对民间的让位,传达出政府希望媒体担当民意出口的良好姿态,以及重视民意的初衷。
9月14日下午在大连召开的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国未来政治体制改革有五大重点和难点,包括依法治国、社会公平正义、司法公正、人民民主权利、反对贪污腐败五个方面。同时,温家宝总理还指出,在上述五项工作当中,其中最为重要的,也是难点和重点,那就是有序地扩大民主,毫不动摇地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反腐败。如果这样做下去,我们就会使人心平静下来,使每个人都有安全感,使弱势群体得到帮助,使民众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结合温家宝总理的这番讲话,“走转改”的政治意涵不言而喻。改善民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传达民意、改善民主,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意旨。而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必然需要一个复杂而长远的政治设计。以新闻媒体为切入点为民意的流动打开一角出口,通过“走转改”让基层民众成为新闻的主角,无疑体现了共产党极大的政治智慧。
由此观之,“走转改”并非单纯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新闻界整改,并非简单的新闻方法的创新,而具有更加宏观的政治信号意义,是党和政府真正贯彻以人为本施政方针的重大举措。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晓宇 单位: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