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纯蓝,白云升腾,青草遍地。低矮的山坡“披着”浓绿的巨毯,与广阔的草地浑然一体,绿色仿佛伸向天际。五色的经幡随风飘展,帐篷、牛羊点缀着这片广袤的草原,这就是位于青海湖畔、水草丰美的青海湖南山牧场,也是牧人的“天堂”。
号称“西海”的青海湖四面环山,像四面装饰的珍宝。青海湖南山,如同一面巨大的绿色屏障,护卫着青海湖。
日月山一般被认为是我国农业区和牧区的分界地带,实际上,到了青海湖畔就已进入牧区,除了盛开的大片油菜花,在湖边很难看到庄稼。
南山山势平缓,看起来并不高大雄伟。汽车从沿湖公路向南拐下去,绕过多个U型弯道,沿着山路蜿蜒而上。海拔接近4000米时,高原反应不可阻挡地“光顾”第一次到高原的乘客身上:他们开始头疼,感到缺氧。幸好,在翻越日月山之前,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的工作人员早有准备,给外来的乘客分发了抗缺氧的胶囊,用于消除高原反应。果然,在服药几分钟后,乘客恢复了精神。
翻过一道道山梁,广阔的牧场尽展眼前,这是名副其实的“空中牧场”。
也许是因为海拔进一步升高,空气纯净,高原上阳光强烈,暴露在外的皮肤遭到炙烤,感到刺痒,严重的还会出现小面积脱皮。但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牧民似乎在“火辣辣”的阳光下相安无事,自在地骑马放牧。
令人意外的是,在高原之上的草原中,竟然有一座水库。水库面积不大,水面倒映着天光,波光粼粼,旁边就是此行的目的地。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告诉记者,这里设有该院的工作站,因为民族风俗、牧民生活等具有研究价值,他们一直在关心牧区的发展、牧民的生活。
等待多时的主人在大门口迎接,一旁的年轻女子则端着托盘,上面是三杯青海产的青稞酒,表示对远方来客的欢迎与敬意。考虑到记者一行的酒量,实际上每杯中的青稞酒都没有斟到杯子的一半。来客在一一接受敬酒时也入乡随俗地学着藏族同胞的礼仪,饮酒之前用右手的无名指分三次蘸起杯中酒轻轻地向空中弹洒,依次代表对天、地和佛祖的敬献。敬过酒后,主人又献上洁白的哈达,将客人请进帐篷。
这是个大型帐篷,设有坐毯和矮桌,来客脱鞋进入后,直接坐在毯子上。桌上摆着各种食品和水果,有飘香的奶茶以及牧民自家酿制的酸牛奶。炒好的粉面、酥油等,混合搅拌,味道非常浓郁。
才坐定一会儿,主人又走进帐篷敬酒。这一次,他旁边有健壮的藏族小伙儿和美丽的姑娘,他们身着藏装、唱着祝酒歌,歌声嘹亮、高亢,洋溢着浓浓情谊。在这样的场合,不胜酒力的来客也会因主人的盛情而酒量增大。
在牧场中生活的多是藏族同胞。他们生活在蓝天之下、绿草之上,每天放牧、放歌,与大自然相处融洽,同时热情好客。渐次涌入的现代技术也在悄然改变着他们的生活。这里的交通并不闭塞,居住点附近就有一条公路,他们有摩托车、汽车,可以很便捷地走出草原去交易物品或是旅游观光。记者遇到三位“席草而坐”的中年男子,他们身着朴素的衣服,享受着午后的阳光。虽然记者与他们语言相通的部分不多,但仍可以作简单的交流。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很感兴趣,有人曾去过其他草原和青海之外很远的地方。
但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生长的地方烦闷、单调。相反,认为在大自然中活得自在,而且生活质量正一步步改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记者还看到牧场中的两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一边吃着西瓜,一边好奇而友善地看着来客。
有一首歌叫《青海湖》,用来形容青海湖南山牧场非常恰切:“托起吉祥如意的雪山,仰望洒满彩霞的蓝天,卓玛端起飘香的奶茶,巴特挥舞快乐的羊鞭。荡起幸福欢乐的小船,驶向盛开鲜花的草原,卓玛舞起洁白的哈达,巴特弹响马头琴弦。”(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春海)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