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荷文化交流:文学、美学与历史论坛”在京举行 探讨文学艺术发展 加强中荷文化交流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9-07 09:1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讯(记者张凤娜)8月27—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与荷兰莱顿大学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中荷文化交流:文学、美学与历史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两国科研机构和大学的专家学者及相关负责人与会,并围绕全球化对两国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中国与欧洲各具特色的美学和艺术传统及其相互对话的可能性、文学艺术研究的新视角及其意义等进行深入探讨。

  欧洲启蒙运动以来,知识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通过对佛朗兹·卡夫卡作品《中国万里长城》的探讨,莱顿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副教授玛丽亚·博莱特西指出,应重新思考欧洲语境中有关全球化进程的一些悖论:跨文化接触增多让全球范围内的文化、时间与空间边界有所松动,而民族国家之间观念与实际中存在的城墙进一步强化。

  不同国家在文学艺术上的差异并不意味着在艺术上没有共同之处、不能对话。荷兰文学家曾对中国的文学、哲学和艺术产生过深远影响;中国的哲学和文学名著也很早就被介绍到荷兰,深受荷兰人民喜爱。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金惠敏指出,后现代的麦克卢汉与庄子在技术问题上就产生了共同之处——麦克卢汉在《古登堡星汉》与《理解媒介》两书中都援引了庄子“抱瓮出灌”的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研究室主任王柯平论述了孔子和柏拉图对于音乐的认识,孔子断言人格成长的过程是“兴于诗”而“成于乐”,柏拉图认定“音乐训练”关乎人的心灵与情操,在蒙学阶段“至关重要”,他们一致认为,音乐作为融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有着多重功效。

  随着科技的进步,媒体、网络对传统文学发展和文学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超文本代表了网络文学的发展方向——拥有开放、自主、互动等潜在的活力与灵性,以去中心和不确定的非线性‘在线写读’方式解构传统、颠覆本质,在与后现代主义的相互呼应中,改变了文学的生存环境和存在方式,也改写着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定家认为。

  乌德勒支大学戏剧研究教授兼系主任马艾克·布利克则提出了“物质的书面文化”这一术语,指出可视文化在信息储存和传播中的重要性在于保持了人们对信息处理的一种连续性。(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