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9-07 09:1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加强国际合作继续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

  本报讯(记者霍文琦)8月29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承办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外国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仲伟向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全球首席执行官潘仕勋先生、培生教育集团亚太区总裁康默伦先生等在内的17位国际出版界专业人士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们作为“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外国专家。

  王仲伟在发言中说,几年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使得一大批中国主题的精品图书陆续呈现在各国读者面前,让国外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但是我国出版机构国际化的程度还不够高,又面临数字出版的挑战,新形势下中外双方需要协调一致地推动出版产业发展,开展互利合作。“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对发达国家、周边国家的版权输出和合作出版力度,拓展对发展中国家的版权输出和合作出版,重点资助反映当代中国的项目,加强对数字出版产品的支持,力争到“十二五”期末,“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著作出版翻译工程”两个工程资助的“走出去”图书的数量翻一番。(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创造高于历史与生活的文学世界

  本报讯(记者王春燕)8月26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媒体见面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获奖作家张炜、莫言、刘醒龙、刘震云出席,介绍了作品创作经历,对茅盾文学奖以及文学方面的相关问题谈了自己看法。

  本届入围作品首次吸纳了网络小说。对此,张炜认为,网络小说与传统印刷作品的区别在于作品本身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而不是载体形式,不能因为载体的改变而改变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学评判标准。网络玄幻、穿越小说其实仍然是以个人现实经验为基础,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但作者本身的理解深度是不可改变的。这是根本,也是艺术的出发点。

  对茅盾文学奖是否偏爱历史性写作这一问题,莫言认为,不可一言以概之地认为茅盾文学奖偏爱历史的宏大叙事。历史与现实在作家头脑里没有明确界限,真实和虚幻也没有明确界限,作家应该有能力创造出一种高于历史真实的历史,高于生活真实的生活,就是营造出一个自己的文学世界。(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优秀青年书画家联展即将开展

  本报讯(记者张微)为展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青年书画家的深厚实力和良好风貌,扩大社会公众对中国当代书画创作成就的认识与了解,发挥文化艺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艺术研究院精心筹划的“中西合璧 书画同源——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青年书画家联展”将于2011年9月6日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隆重开幕。这是“201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展”的第四个展览,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中国画院、中国书法院、中国油画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研究生院、美术研究所等多个创作和研究机构的20位青年书画家的作品将参展。他们的作品在吸收和借鉴西方绘画艺术之特色的同时,坚持创作主体个性以及文化独特性的发挥,由此彰显中国书画艺术的当代性,通过实现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来激发艺术的时代活力并发挥艺术的时代使命。(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