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降E大调“英雄”交响曲》究竟为谁而作?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在爱乐者心头盘旋,也使很多学者感到困惑,不断进行各种推断和辩论。1802年夏,贝多芬在完成了一首钢琴变奏曲后,写下了这部全新交响曲的最初构思。从1803年冬开始,他投入到这部作品的创作中,其执著与热情与一年前遭遇的耳聋之痛相比,简直判若两人。事实证明,此时的贝多芬正以坚忍的意志克服耳疾的影响,而《英雄交响曲》正是他音乐创作的转折标志。1803年末,贝多芬在同好友的一次谈话中首次表达了将此曲献给拿破仑的意图,此后的一年间他曾多次重申这一希望,并期望获得法国方面的关注和赏识。
在贝多芬心中,拿破仑是现实世界的传奇人物和真正的英雄。拿破仑出身低微,却仅用十多年时间便从普通军官一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拥有了掌管欧洲的权力。在军事领域,拿破仑缔造了战无不胜的神话,使共和思想凭借武力征伐得以传播和实施。拿破仑的个人命运和才华鼓舞着贝多芬,使他找到了可以效仿的榜样。然而,贝多芬激越、独立的个性决定了他不会成为拿破仑的单纯崇拜者,而更像一位竞争者。贝多芬曾感叹,“非常遗憾的是,我不能像精通音乐艺术那样通晓战争的艺术,否则我一定能够征服他。”尽管如此,拿破仑之于贝多芬,就像一个可供审视和对比的镜像,在其光芒映照下,似乎自己也熠熠生辉。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刘小龙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