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据报道,自2011年6月中旬起,北京将关停24所打工子弟学校。大兴、朝阳、海淀近30所打工子弟学校相继收到关停通知,涉及近1.4万名学生。8月16日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通气会称,已经制定和采取了学生分流方案。就打工子弟学校关停后学生安置问题,市教委明确表示“保证不让一个就读的学生失学”。但事实是,只有8000多人被安置,仍有近6000名学生在“五证齐全”的情况下,无处就学,只得返乡。
当义务教育之光普照中国大地的时候,光芒照射之下,阴影之处必是崎岖不平之处。不论这些打工子弟校办学条件等存在多少问题,既然有学生,就说明有需求,政府就应当努力满足这些学生和家长就近入学的需求。政府的责任不仅仅是拿尺子去切,也不能以“淘汰一批”为目的,而更应当以评促建、以评帮建,帮助这些学校步入正轨。可以考虑多种方式,或纳入既有体制,或从体制角度去帮扶、去规范,形成多元发展格局。这样,让教育之光温暖每一个孩子,才能成为切实的行动而不是语录。
——朱振林(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
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已经成为我国各地推进城市建设与发展须臾不可缺的重要力量,关心他们的子女教育问题、满足外来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弟求学的实际需求,应是各地城市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囿于当前一时还难以根本解决的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从基础教育出发,是各地城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如果仅以安全、质量、规范等名义简单地关闭存在着有大量现实需求的打工子弟学校,伤害的不仅是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弟的感情,而且还是我们这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其代价将是极其惨重的,这是值得各地制定具体政策的部门和官员们深思的重大现实问题。
——唐亚林(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北京打工子弟校的关停,说明了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上的漏洞和与实际的脱节。民工子弟依法享有受教育和发展的权利,他们在父母身边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其身心发展。政府应当认识到这点并采取有效措施,如,认识到民工及其子女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国民中的一员,不能排斥他们;要依法使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加强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学的管理,切实解决其入学难的实际问题;对义务教育实施“教育券”管理制度,使他们可就近因需选择学校就读;对民工子弟校办学在规范管理的同时,要给予政策、师资和经费的支持。
——杨平(黑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