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田畴广布,湟水激荡,绿树葱葱。记者所乘的汽车从乐都县城驶下高速,走上乡间公路,穿过多个小村,最终到达柳湾彩陶博物馆。此前在来往于兰州和西宁的火车上,已两次见过这个外墙上装饰有人物等彩色图案的“陶罐”形博物馆。
柳湾墓地曾令考古界兴奋
柳湾彩陶博物馆馆长柳春诚原是青海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其研究涉及吐谷浑等多个领域。曾在媒体流传并引发学者争论的德令哈郭里木乡古墓棺板画临摹图,就出自他之手。调入彩陶博物馆后,他将彩陶作为研究重点之一,从此,偏处小村的柳湾彩陶博物馆的学术研究,在诸多不便中开展起来。
步入博物馆一层大厅,正中位置一座直径超过两米的沙盘入目而来,这是柳湾墓地的分布模型。从模型看,柳湾山地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墓葬,墓地位于村北成簸箕形的柳湾坪上,背山面水,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50米,高出湟水河床约80米。1974—1986年进行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730座,出土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3万余件。一幅挂在墙壁上的老照片展示着上世纪70年代发掘工作进行时的情景。
柳湾墓地一般被认为是原始社会晚期墓群,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史前时期墓葬群,其延续时间之长、出土遗物之多,展现了河湟先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艺术创造力,对研究甘青地区原始文化内涵、文化序列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当时社会形态、经济生活和随葬习俗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处在这样一个历史文物富集之地,小小的柳湾声名在外,吸引着学者从海内外前来考察、研究,彩陶博物馆也应运而生。
彩陶博物馆是在原青海省彩陶研究中心的基础上于2001年6月成立,得到了国家文物局、青海省财政厅、日本友人小岛镣次郎的资助。工程于2001年4月动工,2002年4月竣工,2004年4月底开馆,是我国目前唯一以彩陶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在其馆址下曾发现4000年前的齐家文化遗址。
多姿多彩的彩陶长河
走进博物馆展厅,如同置身色彩缤纷的彩陶海洋。一件件彩陶,讲述着史前悠久岁月的故事。柳湾出土彩陶包括鬲、钵、杯、罐等多种,从半山、马厂到齐家,各类型、各时期都有,涵盖了多个史前时期。在柳湾,制造和使用彩陶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
柳湾地区是一个“彩陶带”。我国西北的青海、甘肃、陕西等多个地区,在史前都有彩陶制造。在这一地区发掘出土的数量众多、色泽艳丽的彩陶,被看做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为彩陶文化史册增添了色彩斑斓的一页。
彩陶上的图案随时代变迁逐渐精美。纹饰有线条明快的几何图形,许多图案都有一定的抽象性。对部分彩陶上的蛙人形象,有学者认为这与当时洪水泛滥有关。在水患频繁的环境中,先民羡慕蛙的强大生存力,将其形象绘于彩陶用具上,祈求避灾长生。展品中有一件特别的彩陶,表面有一具裸体人像,其性别和身份均无定论。综合文物、神话、民俗等方面的知识,柳春诚认为这一形象是华夏人文之母——女娲。正是她代表了伟大的母性,呵护着史前先民的生存和繁衍。
在展厅中,一张图片展示了彩陶制作的全过程,先选土洗泥,后将泥条盘筑制成坯子,再用矿物质颜料在表面绘制,烧制后一件件色彩艳丽、造型精美的陶器就诞生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以“土的凝重,火的热情”来表达他对彩陶的观感。
柳湾彩陶兼具实用功能和艺术价值,展示了历史演进的脉搏。远古时代,彩陶是财富的象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随着贫富分化的产生和加剧,富人墓中的彩陶件数多,且工艺高超,而穷人墓中一般只有寥寥几件。
走过一组组展品,柳馆长将记者一行带到了展区尽头一个巨大的橱窗前。玻璃橱窗内,数百件彩陶一一陈列架上,以令人震撼的方式向世人昭示:一条波澜壮阔的彩陶长河曾在柳湾奔流。
它们改变着对先民生活的认识
柳湾出土彩陶和其他文物为研究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材料。通过它们“携带”的信息,专家们试图重构先民生活的一些细节,从而复原当时的生活状况。
虽以“彩陶”命名,彩陶博物馆还保存原始部落所使用的骨针、纺轮等多种生活用品。一些学者曾认为,远古时代,人们只对兽皮等材料进行简单加工,衣装简陋、粗糙。但柳湾墓地出土了尖细骨针等,用这种精细的工具缝制出来的衣服,也许比过去推测的要讲究得多。
柳湾彩陶多与饮食有关,今天熟悉的锅、罐等几乎都能在其中找到“原型”。这表明,5000多年前的先民已用煮、蒸多种方法制作食物,饮食质量远远高于“茹毛饮血”的时代。因食用熟食,他们的智力水准和身体素质显著提高,加快了向文明迈进的速度。穿精致的衣服,狩猎动物,戴首饰,吃熟食,制彩陶,先民数千年前在西北地区的生活状况,鲜活地呈现眼前。
青海柳湾的彩陶是我国史前丰富多彩的彩陶代表之一,它们引发对远古岁月的想象和解读。也许,在我国西北广袤的土地下还埋藏更多的奥秘,等待学者们前去挖掘。馆内保存的数量巨大的文物让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在2010年4月玉树地震中,所幸馆内文物无恙,有惊无险。目前,博物馆库房的文物架上已加装防护网罩,以避免类似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破坏。(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春海 文/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