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22期 特别策划“9·11十周年”文章之一
“9·11”以后,美国吹响复仇的反恐战争号角。十年来,美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反恐战争,发动了两场较大的局部战争,打了若干场小战斗。十年间,美国本土未再遭受重大的恐怖袭击。民众曾为美军快速推翻塔利班和萨达姆政权而欢欣鼓舞,也曾为下令出兵阿、伊的前总统布什创下了75%支持率。
然而,静观十年反恐战争,得失对比,不得不让人感叹,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人们获得了多少安全感?据统计,截至目前,自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至少4400余人。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超过1600余人。美国为反恐投入了上万亿美元。布什执政8年,国债增加了5.8万亿美元,国债快速增加的原因之一是,华盛顿政府忙于反恐,快速扩张的情报部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令国债急增至14万亿美元。尽管美国本土未再遭受重大恐怖袭击,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却更频繁地遭到恐怖袭击,在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大城市至今处于恐怖袭击的阴影中。每年“基地”组织都会按计划发动一起或多起标志性恐怖袭击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现在仍难以排除重大恐怖灾难发生的可能性。
十年反恐,“越反越恐”。其背后暴露了反恐与国际反恐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反恐理念存在分歧,使国际反恐力量难以形成强大合力。“9·11”以来,国际社会反恐呼声很高,但基于不同的政治倾向和视角,在如何界定恐怖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甚至尖锐对立。对恐怖主义根源认识也不同。在西方,有人侧重对恐怖分子进行心理分析,把恐怖主义的根源归结为心理挫折和狂热性;有人则把恐怖主义看做是一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不可避免的特殊的造反行为;还有人把恐怖主义视为“文明的冲突”。事实上,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个全球化时代,恐怖主义与全球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与悬殊的贫富差距及城市化和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相关,与某些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相关,也与全球化进程中全球出现的新分化、新矛盾和对全球权力和资源的新争夺相关。然而,美国政府认为中东一些国家的非民主制度是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为此提出了“大中东战略”,通过改造中东,并试图在整个中东建立起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所谓“民主制度”,消除恐怖主义。其结果非但没能消除恐怖主义,反而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
其次,反恐途径认识不同,单边主义成为反恐合作的主要障碍。多数国家和政治家认为,国际反恐必须坚持多边主义、尊重他国主权、强化联合国的作用。但美国自恃力量强大,坚持单边主义,不顾全世界和联合国的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联合国主导国际反恐合作的局面被弱化。以反恐之名,行霸权之实的做法,偏离了反恐的正确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恐怖主义的发展与蔓延。
再次,反恐方式方法运用不同,以暴制暴难以彻底消灭恐怖主义。十年反恐斗争证明,单纯报复性的军事行动不能彻底消灭恐怖主义,反而会加剧文明的对立和恐怖主义的蔓延,引起仇恨与暴力的恶性循环,引发新的恐怖攻击。
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复杂,只要国际关系不能真正实现民主化,只要南北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只要世界各种文明得不到共同发展,只要新型安全观不能得以确立,国际恐怖主义对人类的威胁就将长期存在。因此,单纯的军事打击并不能消除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采取坚决行动。在政治上,营造全球反恐声势,提高国际社会合作和反恐意识。在经济上,不断加强对反恐能力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增强其反恐能力。在法律上,国际社会和各主权国家自身注意加大力度,协调、加快反恐法律体系建设。在金融方面,展开大规模严厉的反洗钱行动,切断任何恐怖组织和个人的一切恐怖资金和经济来源。在宣传上,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各个方面力争尽快建立起全面、长效的国际合作机制。
总之,反恐任重道远,只有世界各国同心协力,统一思想,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既治标又治本,走全球综合治理新途径,国际反恐合作才能摆脱困境,世界才能得到和平与安宁。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董晓钟系空军指挥学院副教授;王继系空军指挥学院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