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22期 特别策划“9·11十周年”文章之一
就在十年前,“9·11”发生前一周左右,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举办了庆祝国际传播项目(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gram)十周年的活动。学校邀请了时任联合国裁军事务副秘书长贾扬塔·达纳帕拉(Jayantha Dhanapala)作为庆祝活动的特邀嘉宾,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发表演讲,谈自身的经历、谈感想,场面可谓十分热闹。
然后,噩梦突然降临,飞机冲进了双子塔。和其他人一样,我对眼前突如其来的一切感到骇然。从楼上掉下来以及被外力掀出来的人如小蚂蚁般,然而,这些小黑点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他们有孩子有家庭。被撞击的大楼如蜡烛般燃烧着,随后又像一叠牌一样倒塌了。浓烟、死亡、恐惧充斥着每个角落。
的确,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美国本土一直是安全的,没有受到过任何方式的攻击。在此前最后一次所受攻击是阿拉莫围城战役(Battle of the Alamo),那是1836年的事情;而白宫最后一次受攻击,是1814年英军火烧白宫。此后170多年,美国始终设法将敌人拒之门外,享受着安全与太平。
“9·11”让整个世界意识到了安全问题,而这导致了机场安检等更烦琐的、延续至今的结果。但是,人们对此持接受的态度,毕竟这是好事,使人们的出行更为安全。曾几何时,安全并不为大众所关心,因为它一直不是个大问题,而“9·11”之后这已经成为过去式,安全已不再是某些人理性的选择。那些曾经以为处在比较安全环境的国家也被惊醒了,而最近发生在挪威的悲剧再一次提醒了世界。
那一天,“9·11”悲剧以独特的方式登场,事发地点在曼哈顿,这本身就给大家一个夸张式的印象,深深地留在所有人的脑海里。它已经留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并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对世界产生影响。重要的是,我们已不再把安全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澳大利亚]Naren Chitty 系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国际传播学教授;小乐/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