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22期 特别策划“9·11十周年”文章之一
“9·11”恐怖袭击过去整整十年了。这十年里,美国的反恐任务进行得如何?美国的外交和国内政治都发生了什么大的变化?本文试图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反恐仍未有尽期
“9·11”以后,美国把反恐的弦绷得很紧,曾经有几次基地组织想图谋袭击,但都被及时破获了。虽然有令美国社会震惊的2009年11月的胡德堡枪击案,但类似 “9·11”的恐怖袭击终于没有再发生。美国今年5月击毙本·拉登后,基地组织的二号人物扎瓦希里号召为拉登报仇。美国对恐怖主义的再次袭击仍然是“内紧外松”,奥巴马还在每天听取负责反恐事务的助理的报告,这种状况还会长期继续下去。
“9·11”以后,布什政府就借着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决议,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没有几个月,就推翻了塔利班政权。2002年6月,阿富汗过渡政府成立,卡尔扎伊当选为总统。此后,卡尔扎伊又两次连选连任。但塔利班是占阿富汗人口42%的普什图族人的组织,他们不穿军装,扛起枪是塔利班,放下枪是老百姓,所以布什打了七年多战争没有什么起色。及至奥巴马当政,立即进行调整,把反恐的主战场从伊拉克调整到阿富汗,并实行阿富汗—巴基斯坦新战略。新战略有几个要点:第一,先增兵后撤兵;第二,把反恐重点放在巴基斯坦;第三,对塔利班实行分化瓦解,争取塔利班的温和派。奥巴马要撤军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否能像他所说的那样“负责任地”把阿富汗交给阿富汗人民却要打大大的问号。阿富汗战争远没有完结,巴—阿问题还会继续消耗美国的资源,继续牵制美国的全球战略。
本·拉登已经成了一个政治符号。基地组织已经本土化,所以击毙本·拉登对恐怖主义是一个打击,对于美国人民和军人的士气是一个鼓舞,但对于反恐的实际作用却不是那么大。而那次军事行动对于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伤害,这种伤害的后果现在仍然存在。
单边主义遭到挫败
正是在“9·11”所激发的爱国主义高涨的气氛之中,布什政府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是新保守派蓄谋已久的事。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但新保守派可不管这些,只要是美国(实际上是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国际社会态度如何,美国都要去做,这就是他们的单边主义。仗打得很顺手,不到两个月,萨达姆政权就垮台了,他们以为“使命已经完成”。
但真正麻烦的事情是在后头。战前在伊拉克没有什么恐怖组织的活动,战后伊拉克却成了恐怖组织的乐园,是布什政府使伊拉克成了反恐的前线和主要战场。美国只好增兵,加大打击力度,才使伊拉克勉强维持了一个过得去的安全形势。伊拉克的民族和解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总之,伊拉克战争是单边主义挫败的一个例证。尽管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尽管其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确实强大,但它也不能违背国际社会的意愿。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还是要强调国际合作。
社会分裂愈演愈烈
2008年大选时,美国80%的民众认为“国家在错误的轨道上”,主要原因是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不仅耗费了美国大量的资财,而且分裂了美国社会。再加上金融危机,于是,人算不如天算,一个非洲裔美国人赢得了大选,当了总统,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美国社会的保守势力认为奥巴马是要“在美国搞社会主义”,他们集结起来反对他,反对他的改革。茶党出现了,这是美国社会极端保守势力的代表,是对一位非洲裔入主白宫和改革的强烈反弹。最近的事例是两党关于债务上限之争。共和党死活不同意增加税收,连“股神”巴菲特都看不下去了,主动要求政府多向像他这样的亿万富翁征税。现在初步达成妥协,今年年底可能还有一场斗争。华盛顿那些不负责任的政界人士,不惜以政治斗争来绑架美国经济,他们只要自己的选票,而不顾美国人民的利益,甚至绑架世界经济,引起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广泛不满和诟病。连奥巴马自己也承认,“我们的政治是有点问题”。明年是大选年,美国的党派斗争、美国社会的分裂看来还要继续发展下去。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陶文钊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