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有一些底线必须坚守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8-12 15:0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12 期 独家报道 莫拿历史做“生意”文章之一

  改革开放30余年,我们在解放思想、冲破禁区中一路走来。现在,经济越来越发展,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社会的包容性也越来越强。从总体上看,这是好事,证明我们的社会充满活力,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升华。

  然而,不管社会如何变革,一些最基本的底线不能动摇。正如科技再发展也不能牺牲最基本的人伦人性一样,思想再解放、再多元,也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不能放弃,具体到本报本期讨论的话题,就是正确的历史观不能丢,爱国主义的旗帜不能倒。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特别是对本民族历史的基本看法,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将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们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的基本纽带。从古到今,尊重民族历史、崇尚爱国主义,可谓千秋公义。即使在号称“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在基本历史观和爱国主义问题上,也不敢丝毫含糊,丝毫“怠慢”。原因很简单,这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问题,而是最基本的伦理底线,是民族之为民族、国家之为国家的根本价值前提。

  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文明的伟大奇迹,有弥足珍贵的历史。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可歌可泣,气壮山河。光辉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是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出发点。基于正确的历史观而形成的爱国主义,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是所有阶级、阶层、民族共同高举的鲜艳红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容动摇。

  然而,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以及近年来发生的种种类似事件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地方政府、极少数官员被错误的政绩观冲昏了头脑,为追求“GDP”,为招商引资,正在一相情愿地投入到国际资本的怀抱中,有的甚至置基本底线于不顾,对民族感情、民族历史漠然视之。他们是否想过:这样做也许能带来一些所谓的“政绩”,但丢掉的是千古公义、世道人心。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为侵略者立碑,都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令人痛心。但从媒体、民众、学术界对方正县立碑的强烈反应中我们又感到了欣慰: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底线并没有失守,人民容不得数典忘祖,爱国主义仍是深藏于中国人民心灵深处最不容侵犯的神圣情感。我们的观念虽然多元但又一体,我们的时代洋溢着激情并充满了希望。在媒体的监督和舆论的强大压力下,方正县将纪念碑砸了,也表现出某种知错即改的迹象。如果全国人民从方正县立碑事件中受到了一次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如果那些被“GDP”狂热冲昏了头脑的个别官员们、少数唯利是图的商人们,能够从中受到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良知教育,如果某些人心中已经立起来的“开拓团纪念碑”也因此被彻底砸碎了、没有立起来的将不再立起,那么,方正县立碑这一坏事就变成了好事。这是我们最为期待的,也是广大读者最为期待的。(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方为)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