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马克思哲学与社会科学“联盟”才能解决中国问题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8-12 14:3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中走向现实、走向实践,是马克思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的新的发展道路。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自觉选择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国内哲学界需要提高认识,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众所周知,在1845年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后,马克思不再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建构,而是转向“真正的实证科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形式来把握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政治经济学批判成为他贯彻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道路。

  那么,马克思为什么会选择以非哲学的道路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呢?这归根结底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质决定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着力阐明新哲学的本质是科学的批判的方法论。它不再像过去的体系哲学那样,致力于和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的思辨建构和自己的超越性,而是内在地要求超越自己的抽象性,与具体的实证科学研究相结合,成为研究现实的社会历史的方法指南,因为作为抽象的方法,它“离开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同时,它还内在地要求超越自己的理论性,与改造世界的实践相统一,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因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也就是说,以非哲学化的方式走向现实、走向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身确定的新的存在方式和发展道路。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以非哲学化的方式走向现实、走向实践,是必然的,不过,究竟应以哪种方式实现这一点,则是历史的、具体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克思逐步认识到,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只有通过并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才可能科学地认识、批判资本主义,进而使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最终,在“致安年科夫的信”和《哲学的贫困》中,他基本确定把政治经济学研究作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道路。正是在《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创作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两个层面上得到了发展:一是唯物史观从假设变成了“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二是发展出了一套适用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分析和历史分析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理论体系。

  受同时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影响,第二国际理论家不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不知道马克思已经赋予哲学以新的存在方式和发展道路。因此,他们错误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的替代物,或者是非哲学,甚至是反哲学。

  事实上,不仅仅是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凡是真正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都是通过“哲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盟”这条道路,把握时代精神的变迁,为革命地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科学认识。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质及意义形成了深刻的认识,自觉意识到:面向中国现实、解答中国问题,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途径。不过,迄今为止取得的成果却不尽如人意。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哲学界没有充分认识到:作为科学的批判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经过社会科学的中介,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到时代精神。反之,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与社会科学建立“联盟”,就不能找到走向现实、走向实践的现实道路,从而提出并解答真正的中国问题。

  对于当前国内哲学界来说,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首先,自觉克服由外在的学科分类体系所导致的僵化的学科意识,打破哲学与非哲学之间人为的学科壁垒,恢复学术视野的完整性;其次,倡导并建立跨学科交流机制,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能够了解、吸收、借鉴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以更完整、更准确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再次,强化问题意识,积极发现、提炼真正的中国问题,并把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出发点;最后,以宽容的态度鼓励、支持各种建构体系的尝试,以便让真正的哲学创新在理论竞争中脱颖而出。

  所谓功到自然成。只要哲学界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坚定地实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相信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破茧而出,迎来自己的诞生。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亮 单位: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