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中国是美苏中大三角的一极。中国意识形态、中国社会思想理论在世界上也是大三角的一极。中国社会学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了好几个社会学刊物,有了上百个社会学院、系、所、专业,有几十个硕士点,有十几个博士点,研究员、教授、博士数以千计。但是,在当今世界社会学界,没有中国社会学流派,没有中国社会学思想,没有中国社会学大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将要在15年左右超过美国,当今中国社会学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今日中国的国力极不相称。应建立与中国国力相称的世界一流社会学。
古代中国领先世界近两千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有一个先进的社会思想体系。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不能不继承这个传统。由于鸦片战争之后百年国耻,人们误以为中国社会思想传统不好,这是误解。和美日欧五百年前、一千年前、两千年前的社会思想传统相比,中国社会思想传统要好得多、高明得多。毛泽东社会思想,更是中国社会思想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精神财富。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国社会学,要继承和发展中国社会思想传统,要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社会思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自主创新。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社会学有学院社会学、乡村建设社会学、革命社会学这三大流派。对学院派,当然要肯定,当然要学习。孙本文的《社会学概论》,就是写得好,今天我们也没有超过,真是汗颜。当时中国社会学在世界上的地位,比今天要高得多。“可以断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除了北美和西欧,至少就其思想质量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繁荣的社会学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从东北一直打到离重庆90公里的地方,可是日本东京大学、帝国大学的社会学系,还一直参考使用中国教育部颁发的社会学教材。对乡村建设派也一样,当然要肯定,当然要学习。乡村建设派是大知识分子,为国为民,到农村去,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追寻改造中国农村的办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社会学,是从大量艰苦细致的社会调查中来的。长征之前就广泛作社会调查,到陕北后更是如此。从毛泽东的《寻乌调查》这个代表作就可以看出,革命派的社会调查深入、细致、广泛、深刻。革命派不是为调查而调查,更不是为发文章、评职称而调查,而是从一开始就为建立宏观社会理论而调查。从当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到实践论、矛盾论,到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到新民主主义论,革命社会学自始至终都在建构宏观社会理论和中观社会理论,高屋建瓴,大气磅礴。
最伟大之处在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革命派,革命理论一经在手,立即实践,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牺牲了无数革命烈士,尸积成山,血流成河,幸存者们终于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结束了百年国耻,使中国人重新站立起来。从社会调查,到社会理论,再到社会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这是中国建立世界一流社会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社会学后人,有义务和责任秉承这些优良的社会学学术传统,建立与中国国力相称的世界一流社会学。
目前,中国社会学的理论、方法论、主要分支社会学都严重依附西方社会学特别是美国社会学。人类社会、亚洲社会、中国社会的过去、现在、将来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规律,无论正确与否,美日欧都有自己的看法。中国现在没看法,或者脑子里面有但不说出来,结果人家以为中国社会学没有理论。既然没有理论,那自然也就没有研究理论的方法论。既然没有理论和方法论,那就得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理论和方法论来研究中国、亚洲、世界。结果无论怎么研究,中国社会学都成了美国社会学的中国分支。实际上,从周公、孔子、司马迁到毛泽东,中国人都有理论、有方法、有观点。社会学有近20个主要分支:社会学理论、国际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分层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和农村社会学等。在每个分支社会学领域,世界上都有几个活着的名人,每个人都有名著,30年了,对这几个人是谁、有哪几本书,国内社会学业内人士都是很清楚的,其中有不少也翻译出版了中文版。这些书都是好书,但没有一本是中国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相反,都是中国人努力奋斗可以做出来的。
中国要建立世界一流社会学,除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更要从当今中国、当今世界的社会学理论竞争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创新。至少有两条途径:第一,要尽快与国际同行接轨、争鸣、竞赛、竞争。在竞赛、争鸣、竞争中,产生中国思想、中国学派、中国大师。在任何事情上,美日欧出于各自的国家利益,都有自己的说法。中国出于自己的国家利益,也自然有自己的说法。中国要敢于为全世界大多数人民说话,要敢于说实话,要敢于为世界上被压迫、被剥削、被奴役的人说话,要仗义执言,要言人所不敢言。如果这样做,自然而然,中国的社会思想、社会学理论,就在世界上站立起来了。第二,更重要的,要在国内的思想理论竞争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主创新。产生出自己的思想、学派、大师,特别是要关注新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激烈争论。当今中国这两大社会思潮,在经济、金融、政治、军事、外交、历史、科学、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所有重大方面,都有针锋相对的严重分歧,都有激烈的思想交锋。观察分析这两种社会思潮的激烈论争,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用中国的实践检验双方,用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检验双方,是建立和发展中国社会学思想、中国社会学流派、中国社会学大师队伍的一个重要来源。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毅 系美国芝加哥DePaul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