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理论的定义,理论是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事实上,自摩根索以来的国际关系理论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主要目的就是预测未来,特别是其中的决策理论、威慑理论、政治发展理论、国际关系中的知觉和错觉理论、博弈论等,它们的预测对象不仅限于国际体系层面,而且深入到预测领导人行为、国家行为。然而,现实中没有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具有准确预测功能。早在1948年摩根索就承认,国际政治中可靠的预测从来都不可能。任何政治局势中都有相冲突的趋势,理论所能做的是让学者跟踪不同的趋势,指出不同的条件可能让某一种趋势占优势,最后评估哪种条件和趋势在现实中可能成真。芝加哥大学教授卡普兰(Morton A. Kaplan)在1957年也认为,理论在预测个人或国家具体行为时没什么用,但是理论可以预测特定国际体系中的特征或行为模式,在何种条件下这种特征会保持不变,在何种条件下会转变。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沃尔兹(Kenneth N. Waltz)1979年说,理论解释行为规律,使人能预期到相互作用的因素将产生什么结果。但是,国家和政治家的行为并不是确定的。那么,国际关系理论在政策分析中有什么功能呢?
理论帮助分析员形成假设,分析员根据假设思考、收集或组织材料。政策分析须从收集材料开始,收集什么样的材料是由假设决定的。每一种国际关系理论都抓住了世界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各有所长,分析员应当承认现实主义中权力的重要性、自由主义中国内力量的作用和建构主义对变化的理解,形成多种假设。例如,结构现实主义指出,国际体系中权力分布和威胁排列顺序变化将引起大战略调整;建构主义指出,国家认同和战略文化的变化引起大战略变化;自由主义则认为,内政的变化,即民主化、自由化引起大战略变化。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牛新春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