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规避“大城市病”、推动区域发展的理论基础上,选择了“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发展思路。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大城市的规模似乎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地区的小城镇也并未发挥有效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层面对小城镇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表述,开始“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为了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十二五”规划又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在中国,小城镇的发展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小城镇在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中国小城镇更多地是散落在广袤的农村区域。小城镇被描绘为“城市化因素散落在农村的明珠”,是“城乡互动的桥头堡”,因而被理想化地赋予了“三重功能”。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晓林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