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公立医院监督:热改制之中的冷思考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8-12 09:4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化、市场化的医疗卫生改革从总体上讲是不成功的,“看病贵、看病难、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凸显,也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不满情绪增加、群体间关系失衡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中之重,如何以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医院公益性回归将是本文的关注焦点。

  市场化反思与公益性回归

  商业化、市场化趋向,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转变为追求经济目标,不仅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如此,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亦然。在医疗保障体制方面,随着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民公社的解体,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绝大部分地区迅速瓦解,同时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城镇地区传统的劳保医疗制度和公费医疗制度也面临困境。在医疗卫生事业的行政管理及资金投入方面,中央政府的统一协调职能不断弱化,各种责任越来越多地转由地方政府承担。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生产流通走向商业化、市场化,部分医生以开“大处方”形式获取回扣。在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成员国医疗卫生筹资和分配公平性的排序中,中国位列191个成员国中的倒数第四位。商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不符合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律,是一个已被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了的问题。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晗 张立民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