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18期 特别策划 “聚焦中国水下考古”文章之一
水下考古学源于西方,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确立了“水下考古学”这一独特的学科体系。
20世纪80年代,水下考古在我国还是一片空白。在此条件下,与国外水下考古历史悠久、发达的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是创建我国水下考古的有效途径。因此,中国政府和文物考古界决定发展水下考古学时,就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合作方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突出地表现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联合开展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几个方面。
中国水下考古的创建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无水下考古人才的情况下,国家文物局于1987、1988和1989年派人到荷兰、日本、美国学习潜水和水下考古。
1987年6—8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张威、国家文物局杨林应荷兰文化部邀请赴荷兰学习,参加荷兰北海沉船的调查、发掘工作,这是中国考古学家第一次实地接触水下考古。1988年9—10月,国家文物局王军赴日本学习水下考古及潜水技术。1989年1—6月,张威、杨林应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海洋考古系乔治·巴斯博士邀请,以访问学者身份到该校进行一个学期的水下考古理论与专业技术的培训。从而为我国培养了首批水下考古专业人才,为水下考古工作在中国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为扩大队伍,使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走向正规,1989—1990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队员分别来自全国沿海省市的文物考古部门,培训班教练组由澳大利亚水下考古学家担任,培训内容包括潜水技术、水下考古学理论与水下考古调查、发掘技术与方法等。此期培训班为我国培养了11名水下考古队员,均已成为各地水下考古工作的领军人物。这次培训的科目与方法,也奠定了我国日后历次培训的基础。
不仅如此,在培训技术与方法成熟以后,2007年,我们还为肯尼亚培养了2名专业人员。
中外合作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既包括国外学者来华进行的合作,也有中国水下考古学家赴国外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
南海I号沉船遗址发现于1987年8月,位于广东上下川岛附近海域,遗址所在海域水深约24米左右,海底为泥沙底,能见度较差。当时,中国尚无进行水下考古的实际经验,于是就考虑和国外的学术机构合作。经过一年多的筹划,由中国历史博物馆与日本水中考古学研究所合作,组成了中国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调查队,于1989年11月对此沉船进行了首次水下调查,大致确定了沉船位置,并将该遗址定名为“南海I号”沉船,为日后新的发现奠定了基础。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物考古界第一次与国外研究机构合作。
连江定海白礁一号沉船位于连江县定海湾、闽江入海处北侧,水深约10米左右,礁石底,水下能见度较差。这是中国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开展最早的遗址之一。1990年春,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学研究室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东南亚陶瓷研究中心合作,首次开展了白礁一号沉船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工作;其后,1995年,中澳再次合作进行了第二次水下考古发掘,基本上弄清了白礁一号沉船遗址的分布范围、堆积状况等问题。
中国和肯尼亚签署了合作实施拉穆群岛地区考古项目协议,2010年11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调集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等地12名中国水下考古队的精兵强将,肯尼亚国家博物馆派3名专业人员,共同组成本年度肯尼亚水下考古工作队,对以拉穆群岛、马林迪海域为重点的肯尼亚沿海地区,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开展了第一年度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前后持续两个月。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赵嘉斌 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