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新闻价值,该怎样去看待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9-05 09:2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日前,中宣部等五部门部署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受关注,有理由相信,新闻界里即将掀起“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活动热潮。

  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出现过“古文运动”,改对仗华丽的骈文为自然朴实的古文;中国近代出现过“新文化运动”,改晦涩呆板的八股文,转变为易于传播知识的白话文;以及党内的“延安整风运动”,反对党八股的文风等。重新审视一次次的文风运动,都是为适应现实社会的强烈诉求产生的,也都对历史的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这些运动中,“文改”成为了焦点,“文”作为语言的一种延伸,影响着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新闻报道是一种特殊的“文”,但始终不能脱离“文”的价值——以文载道、以文明道,以及“文”的方法论——以道贯文。

  事实上,“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都是围绕着“文”在做文章。“走、转、改”活动是对“文”的来源、“文”的解读方式以及“文”的表现方式作出了重新定义。“走基层”不是走过场,“转作风”不是变脸色,“改文风”不仅仅是改行文形式,而是真切领会新闻价值所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秉承宣传好群众、动员好群众、服务好群众的群众观点。其实,新闻的基本价值体现在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及时性上。新闻是通过编辑、记者的智慧和汗水创造出来的公益品。在我国国情、社情下,新闻人好比广大群众的眼睛、耳朵和嘴巴,有责任用专业视角为老百姓去调查、求证、辨伪、呈现新闻事实,为广大群众的生活创造更多附加价值。近年来,低价值、无价值、缺乏趣味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这跟记者的价值认同不无关联。采访对象地位越高,知名度越高,就越受追捧,名人、富人、要人始终是焦点、热点,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新闻关注的重心发生偏移,必然会造成更多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百姓民生问题变得无足轻重。这种现象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宗旨、责任使命严重不符。

  笔者认为,如何看待新闻价值,弄清新闻价值的定位,建立新闻价值的评价机制,以及对新闻价值的再认识,对“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无益处。

  新闻价值的定位是认识价值的前提,是新闻事业生命力的重要支撑。借鉴美国营销大师杰克·特劳特(Jack Trout)的“定位”(positioning)概念,新闻价值的定位,决定了新闻能否服务好群众,能否具有持久而值得信赖的公信力。新闻人站错位,就会排错队,甚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言以蔽之,新闻定位不同,新闻工作者的态度、价值观、方式都将迥异。服务对象的定位与自身的定位,决定了新闻工作者能否放下身段走入基层,向群众取经,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章。

  新闻价值评价是新闻事业保持鲜活生命力的内在运行机理。社会上不缺乏有良知、有道德、有能力的新闻人,他们心怀群众,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对党和人民负责任的态度不懈工作;绝大多数新闻人以具备服务广大群众的能力,塑造良好职业精神与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作为职业追求的崇高目标。但是,从理性经济人角度出发,人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新闻人亦难独善其身。这样,就出现为名人做新闻,替大企业打软广告,为猎奇发八卦花边新闻等现象。究其原因在于,缺少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和约束制度,就难免会看到记者为求“创新”、谋“出位”,成天在部委、省、市核心部门跑新闻,只做名人、富人、要人的文章。于是,很多无价值、低价值甚或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新闻报道毫无顾忌地侵占了老百姓的生活。无效的评价机制,无异于回到了大锅饭的年代。因此,“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关键在于,建立切实有效的新闻价值评价机制。

  新闻价值的再认识是新闻事业生命力焕发光彩的时代要求。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内容的丰富,新闻价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古人云“鼓天下之动者存乎于辞”,大意是说语言文字能够宣传、动员和引导群众以及变革。在对新闻价值定位与评价的基础上,负责任地对待党和广大群众对新闻的期望,重视基层实地调研,用心体味广大群众的悦读诉求,广开基层采访渠道,转变采访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当下要做的事情。

  总的来说,新闻价值不仅是新闻报道对事实客观且及时的反映,更是搭建党与群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纽带的体现。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使新闻内容让广大群众看得懂、信得过、用得好,才能真正回答“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基本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新闻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不仅仅是此次新闻实践活动的代名词,更是从新闻事业高度提出的新价值标准,是关乎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基础性工程。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余为恒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