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10 期 特别策划“世界能源向何处去 非化石能源的前景瞻望”文章之一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主要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和影响风险战略的关键因素。管理能力要求有必要的政策机制和体制推进对千年发展目标有利的一些因素;同时需促进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能够保证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问题提供适当的资金保证。
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建立非化石能源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推动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进程,并大力推广非化石燃料的使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确保大量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公开透明,并负责收集和评估研究成果。此外,还有许多联合国机构负责处理与气候变化和非化石能源有关的经济及社会问题。
联合国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宣传国际标准规则以及政策,加速治理和决策过程,推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能力建设、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提高低碳投资效率,以及建立和促进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关系,以提高私营部门投资效率,从而释放更多公共资源用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近在各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有60%的发展资金来自于公共资金,这些资金投资于健康、教育以及社会福利的各个方面。
适应、减缓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例如,非化石能源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增强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2002年在中国有5千万人无法使用电,在没有电网覆盖的地方,他们主要通过比较原始的手段获取能源。如果电网能够覆盖这些地区,就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同时增强他们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根据IPCC的分析,可再生能源还能够带来大量可持续的额外效益和影响: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加速获得能源的进程(尤其是14亿无电可用和13亿仍依赖传统生物质能的人们),保障能源供应安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提高生物多样性等。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是向非碳能源转型,并确保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新投资是基于低碳或可再生能源。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Andrea De Angelis 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气候变化高级顾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