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非化石能源须寄希望于水电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8-08 15:2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10 期 特别策划“世界能源向何处去 非化石能源的前景瞻望”文章之一

  国家发改委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低40%。按照国际能源署计划,2005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大数是50亿吨,2005年中国GDP总量是18.3万亿,单位GDP排放2.7万吨,按照这样一个标准,2020年降低40%,按GDP翻一番计算,2020年中国GDP总量和2010年相比将达到80万亿,换算成2005年不变价格大概60万亿多一点,降1.66万吨的话,2020年中国单位GDP大约排放1.668×60万亿,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100亿吨,即使降低40%,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和2005年相比还要翻一番。这是一个紧迫性。

  此外,资源禀赋与我们的需求之间也存在矛盾。2010年我们消费了将近31亿吨标准煤,未来10年,理想目标是,到2020年能源消耗总量最好控制在40亿吨标准煤,2030年不超过50亿吨标准煤,平均每年能源消费增长幅度从前几年的6%以上降到3%多一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幅度下降,如果到2030年中国人口能够零增长,达到14.35亿,消费50亿吨标准煤,人均3.5吨/年,相当于日本1980年代已经实现现代化生活水平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未来20年能源的供给和消费增速必须明显放慢。

  关于非化石能源,必须寄希望于水电。中国水电理论蕴藏量6.8亿千瓦,可装机和可供开发3.8亿—3.9亿千瓦,目前只开发了1.97亿千瓦,未来至少还有将近2亿千瓦的开发量,可以增长一倍。我认为,关于水电开发,还是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因为这是目前最现实而且真正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能源开发往西部集中,基本没有太多移民。移民政策也要调整,不要后靠,应给他们上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让移民转为城市居民,用这个钱交社保,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方针。

  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张北,前几年风电发展很慢,最近几年发展非常快。风电方面的问题涉及:一是装机成本在下降,逐步做到接近商业化运行;二是由于风电的不稳定性和简洁性,张家口地区准备自行消化这部分风电,继续降低装机成本,进一步消化、吸收和创新,解决核心技术;三是风电电场生态平衡问题,比如土壤沙化,带来草原生态平衡问题,另外张北地区风沙大,风机密封不好,风沙损害机器设备。

  关于太阳能的开发,中国目前关键的问题还是核心技术,必须加大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关键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如果核聚变在三五十年解决不了,可寄希望于太阳能光伏发电能够成功。还有太阳能聚热,最简单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有些发电厂实验用太阳能烧水,可以替代一部分烧蒸汽的能源,像这样一些技术必须加大投入强度。发展生物质能,一是要坚持多样性,二是要解决与耕地的矛盾。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吕政 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