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沿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道路前进——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8-08 13:4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深入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系列之六

  “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其原因在于契合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需要。

  以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华民族被动地纳入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世界体系,服从于国际资本的需要,充当国际资本扩张的空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人民最终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理论特质。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指出:“‘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正是在这一态度的引领下,我们沿着马克思的理论道路前进就具体体现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方法论,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两头吃透”:一头是要研究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克服那种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和事务主义;一头是吃透具体情况,克服那种“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的教条主义,“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真理观,把真理视为具体的存在。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被一些人讥讽为“山沟里产生不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被一些人讥讽为“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在这些人眼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然是逃跑主义、机会主义;“不管白猫黑猫,抓得老鼠就是好猫”必然被歪曲为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价值观,它内含着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党的最低纲领的统一,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最高纲领就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就是党在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与目标任务。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着重从理论方面阐述党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着重从实践方面阐述党的性质。90年来,无论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正是因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才使我们党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始终把握正确方向,形成了团结奋斗的强大思想基础,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历史性的成就。因此,从党的性质的高度来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有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历史观,它要求尊重“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劳动创造了历史。人民群众永远是“中国具体实际”中的大多数,是“具体实际”中的主体。“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实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只要与具体实际相脱离,与劳动阶级相脱离,就必然失去依靠的物质力量,丧失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本性,从而不再是马克思主义。比如,“西马”的学术渊源虽然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但“西马”之所以成为“西马”,其根本原因却在西方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即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成垄断帝国主义,世界工人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了东方,“西马”逐渐失去了依靠的阶级力量,从而与工人运动相脱离,失去了“物质力量”。这是“西马”的真正困境所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空洞、僵硬、刻板的教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90年来,正是由于我们沿着马克思的道路前进,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才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到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才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才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程亦欣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