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中国经济发展 加大力度控通胀
本报湖北讯(记者明海英)7月30日,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美国科研出版社共同主办的2011管理创新、信息技术与经济增长国际学术会议(2011 MIITEG)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行。会议围绕管理科学、经济增长、信息管理等话题,就社会、资源、环境等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世界同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高速发展的原因包括: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稳定,进入人口的增长期,公共医疗、基础教育发展使劳动力素质提高,大量高素质的新增劳动力进入生产;改革开放前中国处于温饱线上,起点低,从上至下发展致富的愿望强烈;经济体制改革弥补了计划经济信息缺失、扭曲等不足,释放了长期压抑的农民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积极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资本,同时扩大了中国对外出口。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徐长生提出,2008—2011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五个经济周期,也是最短的一个周期。2010年经济增长刚回升1年,通货膨胀抬头并呈加速态势,货币政策不得不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提及当前通货膨胀的性质与趋势,徐长生说,由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成本上升的刚性压力、通胀预期的上升,加上“十二五”规划刚开局,各地投资扩张意愿强,未来通货膨胀的拉力和推力加大,通货膨胀将呈刚性和加速趋势,今明两年控制通货膨胀的任务将非常艰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近代史学界探讨“三新”问题
本报上海讯(记者胡言午)近代以来,中国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之相应,人们接触与使用的知识、学科的分类与发展以及职业分工出现了巨大转变。7月26日,“新知识·新学科·新职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韩国国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研究所和上海市历史学会共同主办。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国内外学者围绕社会网络与职业群体,新知识与新职业,中国知识的宏观地形:中国知识结构,国家、媒体与新知识四个板块展开了多维度的探讨。其中既涉及对家族买办形象、清末民初广东基督教社群对文化的冲击和改造、中国律师群体的出现、上海会计师公会等具体问题的讨论,也有从近代中国知识体系、中国政治发展等层面展开的宏观探讨。
有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会议以新知识、新学科、新职业作为关键词,突出三个“新”,意在突出中国近代以来的新变化,而对于新知识、新学科与新职业问题的研究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虽然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一直在持续,但将其作为一个主题提出尚属首次。(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海洋史研究向纵深发展
本报广东讯(记者冯爱琴)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史研究异军突起,取得很多成果。有学者将这一新兴研究领域命名为“海洋史学”。7月28—29日,大航海时代的澳门、广东与东南亚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澳门大学举行。
会上,中外学者分别从文献发掘、海上贸易、中西交流、海岛管理、海图对比、海盗史、海洋风俗观念等角度,全视角、多学科地探讨了20世纪前的东亚海洋史。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教授普塔克提出,中国的妈祖崇拜与西方的圣母玛利亚信仰具有许多一致性。他从观念史的角度,对这种一致性的要素进行了细微的揭示。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所长松浦章采用统计学的方法,提出鸦片战争前的1839年4—6月,到达广州的外国船舶以美国为最多,达到12艘,占35.3%。英国紧随其后,为9艘,占32.3%。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周振鹤介绍了孤本新材料——残本《广肇英语》的基本情况,认为该书大体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墨尔本淘金华工学习英文的状态。
本次会议由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及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海洋史研究所联合主办。与会学者认为,海洋史研究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单一陆地史观。从陆地与海洋融通的视角出发,才能更完整地再现中国历史的全貌。据悉,会议论文将于年内结集出版。(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