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农民的儿子上大学或者一个波兰人移民美国,“他力图为他所接触的这个群体所接受或至少是被容忍,这个农民的儿子或这个波兰人就是舒茨所说的‘陌生人’”。为什么这些“陌生人”面对新的群体难以融入其中,并被这些群体摒弃在外,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总是经历各种各样的危机和文化震荡呢?舒茨认为原因就在于,对于新的群体来说,这些“陌生人”是一些“没有过去的人”,因为对于这些“陌生人”来说,尽管他所要接近的群体的文化模式是他可以进入的,但是由于他以往没有在这个群体生活过,所以他的生活历史处于这个群体的过去之外,这一群体文化模式中的核心部分并未成为其生平情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他总是和这个群体保持一种距离感,很难对它的文化模式保持一种“想当然”的自然态度。倒是他的“家群体”是他个人的生平要素,并始终是构成他的自然态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舒茨对“陌生人”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库存知识的一些特点是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的基础。那么库存知识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舒茨曾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手头知识”和科学知识进行了一番对比。他指出,普通人“手头的库存知识是不连贯的、模糊的(只有一小部分才是清楚的),往往不免于矛盾。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样的知识就足够了。因为他们并不像科学家那样,要建立具有逻辑完备性、一致性的无矛盾体系,他们使用的这些知识都是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用舒茨的话来说,这些知识“是一种用来解释社会的可靠的‘窍门’知识,并用它在日常情境中与事物和人打交道、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取最好的结果,并避免不必要的后果”。舒茨曾经用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种“窍门”知识的特点。他指出,库存知识在性质上就像是一本菜谱,可以告诉厨师放什么佐料,什么时候放,放多少。当然,库存知识和菜谱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库存知识并非一种可以清晰表述的知识,而是一种习惯性的知识。
当库存知识面临挑战,普通人手头的这些知识不再能发挥作用时,就会产生危机。普通人“相对自然的世界观被破坏了”,“想当然”的自然态度成了“问题”。这就动摇了其整个生活世界的现实感。因此,库存知识是普通人建立生活世界的社会现实的基础。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摘自李猛《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转引自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