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国经济正步入次高速增长阶段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8-29 14:2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8月20日,由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和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联合主办,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新加坡委员会与亚洲竞争力研究所协办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坛暨‘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11年秋季预测发布会”在新加坡举办。会议公布了中国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共六个季度的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的预测及相关政策模拟结果,并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研讨和展望,提出应对建议。

  美国经济二次衰退冲击中国进出口

  CQMM课题组发布的报告提出,201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下保持了较快增长,其中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较显著。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剧,导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投资驱动的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将是长期努力的方向。

  课题组认为,如果美国经济能在2011年结束疲软的复苏,从2012年开始常态增长,欧元区在2011年能避免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中国货币政策继续以稳定物价为主要任务,那么,可以得出一个谨慎乐观的判断,即中国经济出现“硬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2011年8月,美国主权债务评级的下调,引发全球性金融市场动荡,美国经济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性大幅提高。课题组认为,美国经济二次衰退将对中国进出口形成冲击,并最终导致净出口负增长。但是,由于美国经济二次衰退削弱了美元的地位,加强了人民币升值预期,资本净流入扩大,从而导致外汇储备在净出口负增长的情况下仍将增加。今后一段时期在重视对资本流入管制的同时,还需管理好外汇储备资产的使用。

  未来CPI或维持在5.4%—4%

  课题组认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GDP的增速将可能维持在9%—8%的区间内。今明两年CPI可能还将维持在5.4%—4%的较高区间内,通胀的潜在威胁仍然存在。从政策执行角度看,不应为勉强保持过高增速而不断刺激投资扩张,进一步加剧结构失衡;不能放松对通货膨胀的管理;必须充分重视通货膨胀对不同收入阶层尤其是城乡低收入阶层的影响,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

  课题组提出,要正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理性看待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经济从高速增长逐步转向次高速以至中速增长的阶段。在通胀压力减缓后,顺应发展态势的改变,着力推进体制变革,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为未来更高阶段的经济发展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

  宏观调控应以价格工具为主要手段

  针对当前态势变化,课题组建议,首先,货币政策方面,在以稳定物价为主要任务的同时,促进宏观调控手段从数量工具为主逐步转向价格工具为主,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通过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调整,在控制总量的同时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其次,财政政策方面,应着力调整税制结构,优化税制设计,改善税收分享体制,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的提供水平与标准。同时,正视进出口增速下滑的趋势,控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保持人民币相对稳定的汇率政策。鼓励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走出去”,逐步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投资大国的转变。(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纪泽)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