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冯爱琴)8月22日,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推动海峡两岸及海内外的学术交流,“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主办,暨南大学、华侨大学承办。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副主任许又声,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周镇宏等出席开幕式。
李海峰从四个方面详细阐明了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的重大贡献。她说,海外华侨是革命思想的传播者,是革命组织的重要支柱,是革命经费的基本来源,是武装起义的核心骨干。她指出,“海外华侨支持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辛亥革命“唤醒了华侨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促进了华侨社会的进步”,“进一步密切了海外华侨与中国的关系”。海外华侨在与祖(籍)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李海峰强调,海外华侨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得到延续和发展。改革开放后,海外华侨又成为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积极开拓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研讨会上,学者们肯定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了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的重大贡献,认为海外华侨在参与创建革命组织、传播革命思想、捐款助饷、创建民国政府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很多学者引用孙中山先生的话“华侨乃革命之母”来说明海外华侨的作用。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张应龙指出,海外华侨对辛亥革命的伟大贡献已经被历史所证明,而辛亥革命对海外华侨社会的历史影响又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开创了海外华侨社会政治史的新时代;促进了海外华侨社会的团结,培育了新思想新观念,提升了海外华侨的民族主义内涵;提升了海外华侨的地位,加强了海外华侨与中国的关系。
主题发言中也有学者对海峡两岸学者关于华侨支援辛亥革命的研究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任贵祥指出,海峡两岸对华侨支援辛亥革命的研究都很重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基础性工作不够,研究内容雷同,原创性不够,海峡两岸学界交流不充分,相关研究力量缺乏整合。(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