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由华侨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华侨华人蓝皮书首发式在京举行,与会专家研讨了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现状和发展、华侨华人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积极贡献等,并正式发布了首部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该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蓝皮书提出,未来海外华侨华人回祖(籍)国创业的高峰期正在形成,“两栖创业”成为回祖(籍)国发展的新模式。2005年以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与国家有关部门及一些地方政府合作,相继举办了“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海外华侨华人高新科技洽谈会”等多项大型活动,累计邀请了几千名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携带1000多项高新技术项目与国内企业开展项目对接。自2006年至今,海外华侨华人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上海,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沪投资的企业约占上海市外资企业总数的50%,新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在沪创办企业已超过3500家,留学人员企业正以“日增一家”的速度增长,并且大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未来20年,我国实施的自主创新战略将为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参与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用武之地,有利于更快形成华侨华人回祖(籍)国创业发展的高峰期。
全球华商财富绝大部分仍然集中在东南亚和港台地区,但中国大陆富豪的崛起和发达国家华人高科技企业的兴起,正在改变全球华商财富的地域和行业分布格局。在福布斯2010年度各国(地区)前40名富豪榜中,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及新、马、泰、菲、印尼东盟五国共计241名华人入选,财富合计4855.5亿美元,平均财富20.15亿美元。
华商财富行业分布特征为:1.东南亚华商财富仍集中在传统行业,但高科技产业比例在不断增加;2.香港华商财富集中于房地产和服务业;3.台湾华商财富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4.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海内外华商创造财富的最重要行业。
港台及海外华商在我国利用国(境)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方面起到了先导、示范、联动的作用,对我国商品出口和国际销售网络的形成起到了带动和联结的作用,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起到了引导和中介的作用。这些作用通过产业的区域聚集与扩散及技术、管理、观念的溢出效应,使中国大陆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一大批民营企业,推进了我国民营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发挥港台及海外华商的作用,需要走出政策导向的误区,并着重采取如下相关对策:1.进一步为华商、外商与大陆本土民营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以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为中心进行联合推介和引进,聚集各方优势资源,带动海内外大中小企业之间的联动与合作,提高投资项目的后续溢出效应;2.设立服务于新华商海外投资经营的行业或专业协会,协调海外贸易批发和零售网点的区域布局,为新华商在海外的投资发展提供信息与法律咨询、政策和技术支持,以利于大批中小规模海外新华商尽快实现经营转型,通过股份合作实现规模经营和联合经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品牌竞争力,避免相互杀价竞争,进而培育一批在海外推销中国新兴产业产品和从事技术、服务贸易的新华商;3.为了更快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既要利用港澳和东南亚华商的资金优势、北美华人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台湾华商的技术应用和制造工艺优势与中国大陆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本土优势相结合的联合优势,也要重视华商与非华商之间的联合优势,并将华商之间的联合优势转化为华商与非华商之间的联合优势。(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