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期看,中国农村劳动力仍持续向城市转移。老一代农业劳动力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时,他们的后代将不再从事农业活动来实现。
随着近年来“民工荒”等问题的日益凸显,关于“中国是否发生劳动力短缺”、“刘易斯拐点是否来临”的有关争论日益增多。部分学者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刘易斯拐点并未到来,中国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一些学者从人口结构、劳动力市场供求、“民工荒”、工资上涨、农业成本等角度出发,作出刘易斯拐点到来的判断。可以看到,关于刘易斯拐点是否到来的讨论是一场围绕数字展开的争论,其焦点在于中国剩余劳动力到底有多少。
农民工工资持续快速增长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存
对于这场论辩,笔者认为不应该生硬地以剩余劳动力数量作为判断中国劳动力是否由剩余转向短缺的依据,因为当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高于转移收益时,即使存在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也不会发生。刘易斯模型假设,劳动力可以在农业和工业间自由转移,剩余劳动力由于边际生产率接近零,因此不存在转移成本。但是,中国现实情况无法满足刘易斯模型关于劳动力转移成本恒为零的假设。首先,转移成本存在且不可忽略。农村劳动力在向“非农”转移过程中需要技能培训,其成本难以忽略。同时,找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前期支出,如交通费、房租等。发达地区住房成本昂贵,租房或购房所需花销不菲,这也增加了转移成本。此外,现行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在就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无法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因此农民工承受了高额转移成本。其次,转移成本存在且在不断增加。虽然农村仍存在剩余劳动力,但由于农村留守人群年龄持续走高,城市生存成本上升等原因,农民工边际转移成本持续增加。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宏彬? 李蕾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