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专题工作会议日前在北戴河闭幕。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部署启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是全面启动和部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动员会。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正式启动。8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单位启动会议召开,创新工程由筹划论证阶段转入具体实施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今年学术界热议的一个重大话题,中国社科院的创新工程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许多重要媒体都作了报道。最近,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专门就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的任务、新形势下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等话题接受了本报采访。
1 伟大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今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不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年度主题词,而且也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年度主题词。听说,在这次北戴河会议之前,中国社科院专门开过三次座谈会?
王伟光:在这次北戴河的创新工程专题工作会议之前,中国社科院党组召开了四次书记、所长座谈会及40位院属单位纪委书记座谈会,统一认识,集思广益。大家一致认为,对于实施创新工程感到非常振奋,非常激动,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动力。一定要抓住这次发展的大好机遇,否则机会就会稍纵即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精神和要求,凝聚力量,下定决心,砥砺图强,奋发有为,启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努力走出一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路来,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新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报》:为什么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为我们的时代主题呢?可以说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界适应时代的要求吗?
王伟光:如今我们身处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世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变动之中,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这一切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概括地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目前面对三大有利条件: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界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素材。二是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三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实施,为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思想创造和理论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
哲学社会科学因改革开放而繁荣发展,同时又在这一伟大历史变革中发挥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作用。第一,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凝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创新实践和集体智慧,其中也包含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不懈探索和心血奉献。第二,坚持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积极建言献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紧抓住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加强现实性、对策性研究,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发挥了思想库作用。第三,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为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扩大了领域、拓展了空间。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是不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最根本的保证?
王伟光: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开启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史的新纪元。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入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并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四个同样重要”、“两个不可替代”等重要论断,把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摆在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地位,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繁荣活跃的生动景象。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颁布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启动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王伟光:从宏观的层面来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实施创新工程,是贯彻中央“5·19”会议精神和“三个定位”要求,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战略任务的综合性实践载体和可操作性具体依托,是使哲学社会科学迈上一个更新层次、更高台阶的重大战略举措,必将实现中国社科院体制机制制度的整体转轨与创新,以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要,从总体上提升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水平和理论学术影响力,使中国社科院获得一次新的大发展。
2 创新工程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社科院党组曾向全院人员号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应抓住时代机遇,更加自觉地把科研工作融入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滚滚洪流中,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融入到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进程中,生产出有益于实践需求的理论学术成果,推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思想理论学术大师和骨干人才,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要不辱使命,奋发向上,有所作为,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创新之路。”每一个人听到这样的号召可以说都很振奋。那么,实施创新工程的目标具体来说是什么呢?
王伟光:实施创新工程的目的,就是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精品成果,多出政治方向正确、学术导向明确、科研成果突出的高层次人才,为人民服务,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实施创新工程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精神和要求,大力实施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三大战略”,着力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努力实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学术观点与理论创新、学科体系创新、科研组织与管理创新、科研方法与手段创新、用人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创新。
实施创新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努力把中国社科院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家强院”和居于高端水平的“世界名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取得重大进展;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体现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的功能和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前沿、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格局基本形成;在国际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中国社会科学报》:按照党中央关于中国社科院“三个定位”要求进一步建设好社科院,是不是也是创新工程的目标?
王伟光:我把它归为按照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实施创新工程的几项主要任务。第一,建设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作为根本任务。第二,把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为基本任务。第三,把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作为长期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报》:这虽然是中国社科院的“三个定位”,也是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很有意义的。
王伟光:还有三项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传播平台,建设“走出去”战略的学术窗口,建设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高地。把全力打造政治上信得过、学风过硬、理论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作为主要任务。要全面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强院战略实施方案。努力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扎实、熟悉中国国情、具有理论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青年骨干人才;推出一批学术造诣高深、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卓越成绩、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大家;引进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相关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端人才;扶持一批学术功底扎实、勇于开拓进取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提升一批专业知识丰富、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研人才;培育一批德才兼备、热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管理人才。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研究生院建成国内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3 制度创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用人制度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报》:古今中外,凡涉及改革,用人制度都是最敏感、最不好办的。目前即将进行的创新工程,这方面是不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王伟光:创新工程的核心环节是用人制度改革,在用人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上下工夫,真正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考核严格、奖惩严明,高效灵活、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建立严格的创新单位、创新人员退出机制,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创新组织要撤掉,人员要退出,不能像过去那样机构只能建不能撤,人员只能进不能出。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这样讲,真的是很尖锐。还有一个问题,与用人制度紧密相关,科研经费资源的配置也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王伟光:对科研资源分配方式即科研管理方式大胆改进,也是创新工程的另一个重大环节,我们要通过改革,消除弊端,实现科研资源配置方式、科研组织管理方式、科研体制机制的合理化。科研资源配置方式的创新,同时要求对科研组织、管理方式方法和科研机构设置进行改革。大家要认识到实施创新工程不是“编故事”要钱,更不能把根本目的放在分钱或提高待遇和收入上。当然,创新工程搞好了,大家的待遇收入自然会得到提高,但根本目的不是这个。要把创新工程需要完成的创新任务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实现科研经费和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把资源配置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身上,用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团队上。
4 也要“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社会科学报》:新的改革会有一个探索的过程,面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者说困难,创新工程的实施从策略上有什么考虑吗?
王伟光:新的制度建立过程中,要有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因为创新工程怎么改,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看准一步走一步,在试点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步实现原有体制机制制度向新的体制机制制度的转轨。创新工程不搞“大跃进”,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选准试点单位、试点项目和突破口,由点到面,点面结合,注重探索,积累经验,稳步推进。院属各单位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分析进入创新工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条件成熟就进入或部分进入创新工程,条件不成熟可暂缓进入,并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进入。
《中国社会科学报》:有人说,“创新”就是从头来,认为现有的体制一无是处。
王伟光: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现行体制机制制度、资源配置、组织管理方式和机构设置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比如,现在实行的党委集体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对于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是有利的,这一条就必须坚持,而不是改掉。党组提出的加强研究所、研究室建设,加强研究所党委建设、研究室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和举措,也必须坚持并进一步抓好。当然,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创造出更有效的具体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来。
《中国社会科学报》:既然创新工程已经启动,您能否透露一下,创新工程近期的进展?
王伟光:在2008年8月召开的改革工作座谈会上,陈奎元同志就曾指出中国社科院的改革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方面的改革创新,二是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创新。两项改革任务,相辅相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手段,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是目的。陈奎元同志还指出,在具体改革进度上,要统筹规划,掌握轻重缓急,按部就班,分步实施,可以先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至今近三年来,中国社科院紧紧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这个总任务,集中精力在群众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管理体制机制领域先行改革,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初步解决了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科研、工作和生活的许多老大难问题,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正在逐步形成有活力、有效率、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创造了条件。到今年年底,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可以大体告一段落,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将是长期的工作,这就把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全面建设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要逐步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当然,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一开启,我们就始终坚持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改革协调进行,只不过是侧重不同。(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钟哲)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