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微博时代呼唤净化网络环境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8-22 10:1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当下,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作为网络交流的平台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中国目前微博用户数量已经突破两亿,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而且还在不断地增长,以至有人声称这个时代是一个微博的时代!

  就像当年BBS论坛在网络兴盛一样,沟通平台的用户达到一定的数量级以后,媒介本身的特点会给网络生态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带来深刻影响。在微博兴盛的时代,微博已经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网络世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质并通过网友和平面媒体的传布而影响着网络公众的审美趣味。

  在网络化时代,人们在意的是关注度、话语的影响范围、话题的刺激程度等,而相对于BBS论坛,微博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和随意的平台。看似这是一个平等的平台,但实际上,只要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在微博中恰恰凸显了不同阶层信息沟通的不对称。例如,在微博中,所谓的社会精英诸如娱乐明星、各行各业的权威、名人等依托其自身的影响力和话语优势,通过微博制造话题,集聚粉丝,形成集群效应,使其关注度得到提升。同时,又通过这一过程将信息的触角伸向更广的空间,进一步巩固了其话语权优势,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赢者通吃的局面。普通网民更多地是充当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影响力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公众的审美趣味很容易受到精英阶层的影响,微博成了明星休闲生活的一个秀场。精英们通过微博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吃喝玩乐、衣饰化妆、艺术欣赏、文化观念等,几乎无所不包,这对于规模庞大的粉丝群的示范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网络公众的审美趣味。

  在传统的纸媒或影视等媒介平台上,信息和观点是经过筛选的,审美趣味和价值观的传递经过了某种标准的过滤。然而在微博上,话语的空间被认为是私人的,趣味也就从公共标准和主流意识上剥离,更倾向于个人的喜好和审美观念的表达。在这里,许多所谓的名人、明星被还原成了一个个有欲望、个性十足的个体,微博也成为非正式的发布平台,成为借以倾泻个人感观和趣味的容器。许多明星的私生活出于各种动机得以自曝或被圈内人曝光,为了话题的吸引力,种种狗血剧情、雷人话语、恶俗趣味经常会在微博上冒出来。由于微博的交互性是非常直接的,话题的传播速度通过微博间的传递达到了惊人的速度,这样,对社会公序良俗产生恶劣影响的言论在未得到充分判断和评估之前,就已经传遍网络甚至整个社会,而主流价值观的反应常滞后于话语的传播速度,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对社会话语的监督和引导作用,社会审美趣味被平面化和庸俗化,醇厚度被快餐式的消费文化稀释,纯净度也被杂语式的网络宣泄污染,其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审美趣味越来越难以构建一个相互认同的体系,审美趣味在多元的外表下呈现出多变、破碎、游离、弱化的趋势,很难再形成强大的价值凝聚力量。

  在所谓的“微博时代”,审美趣味的走向变得更为游移与零散,难以提供深入社会历史文化内部的价值与洞见。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狂欢表象背后,掩盖的其实是精英阶层对审美趣味的主导地位以及公众的盲从状态;另一方面,精英阶层的所谓高雅趣味也变得扑朔迷离,未必经得起推敲。在微博世界,如果名人对高尚趣味失去追求而自甘低俗和庸俗,通过微博的扩散,将会给社会风俗与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由此,净化网络环境,促使名人加强自律是可行的办法。当然,这一问题并非简单地由网络监管等硬措施所能够解决,更需要形成一种健康言论和多元话语相互沟通的软氛围,这或许是更有效、影响更深远的解决之道。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黄仲山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