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召开
本报讯(记者周悦)8月9—10日,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召开,会议旨在弘扬中国地方志编修的优良传统,分享海内外地方志的收藏、研究、运用和史书编纂的成果,促进地方志事业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中国地方志协会会长朱佳木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朱佳木在讲话中指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历代旧志中有相当一部分在不同时期流播到海外,被世界上许多知名图书馆所收藏、许多知名学者所研究利用。随着海内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图书馆开始收藏我国大陆新编地方志书,越来越多的海外学者开始就地方志编纂和方志学研究问题与我国大陆有关机构和学者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因此,探究方志文献的传播与利用,加强海内外有关方志文献研究成果的交流,密切与国际方志学界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据悉,这是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地方志协会联合召开的首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也是这两家机构、团体决定建立学术年会制度后的首次年会。会议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承办,共收到学术论文70余篇。会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越南和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地方志文献的传播与运用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学者指出,新编地方志应坚持开门修志,研究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编修学术价值大、资料性强、审美价值高的志书。(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大学校长共议一流大学建设
本报讯(实习记者李慧子)8月12日,由北京大学承办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在深圳举办。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表示,本次会议旨在凝聚各方智慧、形成广泛共识,深入研究下一阶段如何寻找到高校发展的突破口、进一步推进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并希望依托研讨会这一良好平台,进一步加强国内兄弟院校与海外高校间的交流,共同探讨学科建设的突破口,有效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发展,从而加快推进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携手共创中国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侯建国认为,一流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特别注重学科的积累、学术的传承和特色的形成。当前,大学学科建设面临“人才”和“机制”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要找到“蜂王”,形成“蜂聚效应”,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氛围,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培育“青苗”,形成让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土壤;二是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保持学科的活力与竞争力。
据悉,“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始于2003年,由首批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共同发起,每年召开一次。(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茅盾文学奖首次实名提名20部作品
本报讯(记者霍文琦)8月14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进行第三轮投票,正式产生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部提名作品,并在中国作家网上发布61位评委的实名制投票情况。这是茅盾文学奖历史上首次将评委投票情况实名公布。
20部提名作品是从13日评选出的30部备选作品中投票产生的。分别是:刘醒龙的《天行者》、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毕飞宇的《推拿》、莫言的《蛙》、关仁山的《麦河》、张炜的《你在高原》、蒋子龙的《农民帝国》、郭文斌的《农历》、刘庆邦的《遍地月光》、红柯的《生命树》、邓一光的《我是我的神》、方方的《水在时间之下》、苏童的《河岸》、宁肯的《天·藏》、赵本夫的《无土时代》、范稳的《大地雅歌》、张者的《老风口》、歌兑的《坼裂》、范小青的《赤脚医生万泉和》和叶广芩的《青木川》。最终获奖结果将在8月20日揭晓。(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