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三言两语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8-19 10:0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背景链接

  据2011年8月8日《证券时报》报道,截至6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3.2万亿美元,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5月末持有美国国债数量达1.16万亿美元。这种投资结构是否掉进了美债陷阱、将对中国国家利益造成何种损害、中国政府有何对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几位专家发表如下短评。

  美国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最高的AAA级下调至AA+级,这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上首次遭遇降级。评级降低必将导致美元汇率持续走低,美国国债进而出现大幅贬值。对此,中国将陷入被动,只能力求使自己的外汇储备多元化。但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过于庞大, 而美国国债仍然是全世界池子最深、流动性最好的市场之一,与此同时, 包括欧元和日元资产在内的其他选择也因为严重的主权债务担忧而受到拖累,因此,回旋的空间较小。中国还应该重新研究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进一步鼓励国有企业收购海外资产,以此对冲美元资产的损失。

  ——张亚斌(湖南大学经贸学院院长)

  众所周知,一国持有另一国的债券,过去是要你这个国家的各种资源做担保的,如果某一国想赖债,债主可以武力来威胁;现在国债并没有一个担保的途径,靠的是信用,而如果发债方信用不断丧失,风险增加,债主就应该采取行动。市场有一个基本的行为法则,那就是高风险应该获得高收益,所以,如果中国必须持有美国大量的债券,看样子不能以散户的形式从市场购入,而应该直接与美国政府谈判,获得更好的国债利息,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利益。

  ——刘霞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增长室主任)

  美国通过提高国债上限的方案,可以通过发新债还旧债,短期内避免债务违约。但是,美国的财政赤字巨大,削减赤字必然减少政府支出,靠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难有指望,经济增长速度存在进一步放缓的风险,由此,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债务增加的速度可能长期化。美国国债的长期违约风险依然存在。

  ——桑百川(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