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成果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8-19 09:2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探寻政治发展的“东亚模式”《自由 威权 多元——东亚政治发展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本报讯(记者刘倩)8月5日,孙冶方经济科学研究基金会、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联合发布《自由 威权 多元——东亚政治发展研究报告》。课题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介绍了课题的基本情况与研究成果。课题资助方北京修远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平主持发布会。

  鉴于国内有关政治发展的研究多从意识形态和主观愿望角度出发,而经验性、系统性研究相对缺乏的现状,课题组以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台湾地区等五国一区为对象,旨在通过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来探寻和把握东亚政治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杨平指出,这种经验性的研究超越了以往以文本为依据的“本本主义”,丰富和扩展了中国人关于政治现代化、政治民主发展的认识;而比较研究则对于发现问题、发现规律起到了有效的作用,对于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学科建设亦具有重大贡献。

  研究发现,东亚五国一区的政治发展进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呈现出从“自由民主体制”到“威权体制”再到“多元体制”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房宁特别指出,多元体制与自由民主体制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多元体制是以经过工业化形成的新社会结构作为基础,建立在比较稳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关系之上,与自由民主体制时期政治参与的混乱与失序存在根本不同。而在东亚五国一区共同经历的“威权体制”时期,保障扩大国民权利和集中国家权力并行,对全社会形成了生产性激励,为工业化的初步完成提供了动力。这种权利保障和权力开放的“对冲”现象,显然与早期现代化国家权利保障与权力开放同步的政治发展路径形成了反差。

  报告指出,东亚在世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地位决定了五国一区政治发展在起点、条件、动力、路径以及阶段等方面的相似性;但历史起点、外部影响、政体规模和国民性等因素也促成了五国一区政治发展与民主化个性特征的产生。同样是实现了多元民主转型的五国一区,呈现出以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为代表的竞争型多元体制和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协商型多元体制两种亚类型。对东亚五国一区政治发展差异性的关注,既是深入认识东亚政治发展规律的题中之义,也是在理论上总结政治发展相关因素,并以此观照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诉求所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首发

  本报讯(记者王春燕)8月10日,《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首发式暨新时期中国新闻改革发展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新闻院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7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全书近百万字,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牵头,集结当下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界的学术名家,经过3年时间精心研究和写作完成,现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继《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本)之后关于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又一力作。课题主持人吴廷俊认为,该书体例新颖、史料翔实、对历史规律进行了探讨和反思,是对通史的弥补,也是通史的延续。

  首发式上,与会者还围绕“新时期我国新闻业改革与发展的现状”、“新时期我国新闻业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我国新闻业今后改革发展的趋势及走向”、“典型个案(人物、单位)在我国新闻业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的特色、价值和意义”、“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的深化与创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