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崔斯琴博士撰写的《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研究》一书于近日出版发行,计65.6万字。
蒙古民间动物故事凝聚着蒙古族人民在悠久的狩猎、游牧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这些民间故事借助蒙古人民最熟悉的动物习性,通过动物的“人格化”、“社会化”,间接、形象地对人类社会、世间万物进行价值批判,以达到警醒、鞭笞和娱乐的目的。流传于不同时期的动物故事总是承载着蒙古民族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信息。
过去国内外学者对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的研究,主要从其产生、特点、形象等方面切入,但过于局限传统研究方法,缺乏揭示故事内在规律、文化内涵、故事类型和母题归纳等,尤其全面系统研究的论文尚未出现。该著作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取类型研究方法与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的类型、母题和潜在文化内涵进行了纵深发掘。类型研究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对数量丰富、形态复杂的民间故事研究来说还是比较可行的。作者灵活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弥补了类型研究方法忽略故事文化内涵的主要缺陷。
《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研究》一书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正文,由三小部分组成,一是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的搜集整理及研究综述,二是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的类型与母题研究,三是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的文化学研究。第二部分为附录,是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的类型、母题索引、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目录索引等。
在著作第一部分,作者较详尽地总结了以往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的搜集整理、出版发行情况,并理性分析其得失,尤其指出了以往蒙古民间动物故事乃至整个蒙古民间故事文本搜集整理中存在的影响学术准确性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利用这些文本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分析了蒙古民间动物故事乃至整个蒙古民间故事类型、母题索引的编制以及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研究,比较客观地评价其成就的同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蒙古民间动物故事至今没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对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的类型和母题研究以及文化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内外一些学者已经从事这一研究课题,但对整个蒙古民间动物故事进行类型研究和母题研究的成果尚未问世。从这个意义上说,该著作的选题新颖,在蒙古民间动物故事研究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英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