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凤娜)7月4日,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成立5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为西亚非洲研究所题词:“和谐愿景如烟霞,霸主居高握生杀,西亚非洲今时火,可知明日落谁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艾平分别在庆祝会上发表讲话。
出席纪念大会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全立、武寅,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院纪检组组长李秋芳,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中东学会名誉会长杨福昌,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会长魏建国,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中国亚非学会会长李成仁,新华社原副社长高秋福等。
王伟光在讲话中指出,西亚非洲研究所的诞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需要、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50年来,西亚非洲研究所走过了不平凡的岁月,在改革开放后“科学的春天”里,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一代又一代学者面对逆境而从容,面对名利而淡泊,面对诱惑而宁静,潜心研究,孜孜求索。五十年风雨兼程、薪火相传,半世纪春风化雨、木铎金声。经过不懈努力,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研究中东非洲的综合性学术机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对外交流、科研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相信,“五十而知天命”的西亚非洲所一定能够自觉、主动、自然、从容地承担起为国家民族发展建言献策、为推动中东非洲研究创新等方面的历史责任,一定能够为我们伟大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多、更突出的贡献。
艾平指出,西亚非洲研究所的50年也是我们国家非洲、中东研究事业蓬勃发展的50年,西亚非洲研究所的同志们在研究的各个领域中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作出了出色的成绩。他指出,50年来,中联部和西亚非洲研究所保持了长期的密切合作关系,同国外学者进行了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拓宽了视野,保证了工作的不断进步。他强调,在我们当前面临世界格局不断大发展、大调整的阶段,中国对世界的了解和任务也越来越迫切和重要,未来西亚非洲所的同志一定要发挥优良传统,不断地在非洲研究当中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国家的非洲研究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所长杨光在致辞中指出,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已踏上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征程,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西亚非洲地区风云变幻,酝酿着世界新格局的诞生;中国在那里的利益迅速扩展,不断遭遇新的挑战,提出新的课题。我们的研究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需求和动力。中国社会科学院按照中央“三个定位”要求,以改革求发展,正在采取“聘用制”、“管理强院”、“创新工程”等一系列重大的机制体制改革措施,为研究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处在这样令人鼓舞的发展环境之中,我们对西亚非洲研究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对西亚非洲研究所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决心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总体部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西亚非洲研究所不断迈上发展的新台阶,为国家发展和西亚非洲研究事业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是在新中国老一代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1961年4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杭州接见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外宾时,发表了关于加强非洲研究的讲话,并明确指示:“应该搞个非洲研究所。”两个多月以后,亚非问题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前身)宣告成立。其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研究所曾一度停办,1978年正式恢复以后,才进入稳步快速发展的轨道。
据了解,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正式恢复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研究范围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西亚非洲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学科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50年来,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名,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8名(含离退休)。1978年以来,共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2人。在学术出版方面也是硕果累累,50年来共出版各类著作171部,发表论文、研究报告、译文等各类科研成果近4000篇。成果获得国家级、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其他部委奖励共计136次。学术交流遍及世界五大洲的上百个国家,与国际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开展人员互访、客座研究、合作研究、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1978年以来,共向国外派出专家学者360余人次,主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40余次,接待来访外国官员和学者1000余人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党委书记王正主持庆祝大会。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各职能部门、各直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郑州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此外,西亚非洲研究所还举办了“马恩列斯论西亚非洲”学术研讨会以纪念建所50周年。(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