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音乐与信仰的完美融合——20世纪的西方宗教音乐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7-15 16:5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尽管西方音乐在某些观念和理论上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但真正孕育并影响西方音乐长达千年的文化则始于中世纪的基督教。在17世纪之前的音乐历史中,宗教因素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早期音乐作为教会礼仪的附属和上帝信仰的表达,在仪式性与艺术性的冲突与融合中逐步发展,最终孕育出独具西方文化特质的艺术音乐。自18世纪下半叶起,伴随启蒙思想的传播和理性主义的兴起,基督教会在艺术领域中的影响力日趋衰落,曾经盛行数百年的宗教音乐体裁如弥撒曲、受难曲、经文歌、清唱剧等不再受作曲家青睐,歌剧、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艺术歌曲等世俗音乐体裁则获得了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世界各大音乐厅的保留曲目依旧以这些体裁的作品为主。

  宗教音乐的发展并未断裂

  但是,宗教音乐在西方历史中的发展链条从未彻底断裂,各个风格时期均有杰出的宗教作品问世。在信仰危机最为深重的20世纪,仍有许多作曲家出于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精神世界的探索,执著地在创作中表达内心信仰的虔诚。如现代音乐的开拓者阿诺尔德·勋伯格,在其《雅各的天梯》、《摩西与亚伦》等多部作品中,传达先知意识、上帝观念和犹太情结。美国音乐学家戈尔德施泰因曾在一部名为《重塑摩西》的著作中,将勋伯格与卡夫卡、弗洛伊德共同视为20世纪的摩西,带领犹太人在欧洲旷野中寻找上帝应许之地。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班丽霞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