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视点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7-15 16:3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立体结构

  陈洪捷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2期撰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国际比较的视野》指出:目前,通常关注的是人文社会科学各知识领域的所属和逻辑关系,呈现的是学科的平面体系或结构。如果以平面体系为基础,考察各学科的资源占有情况以及知识产出和人才培养能力状况,就会看到学科体系的立体体系或结构。与学科的平面体系相比,立体结构更能反映出各学科的特征和特色。改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立体结构是长期任务,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学者的探索,两者缺一不可。政府的支持在于战略的部署和提供相关的环境条件,是重要的学术推动力量;而学者的贡献在于独立自主的知识探索,是学术创新的基本动力。两种力量必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优势与特色才能水到渠成。(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等职业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马树超等在《教育研究》2011年5期撰文《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题和对策》指出: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为完成数以千万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了贡献。一方面,高度重视发展涉农类专业,专业点数逐年增加。另一方面,高度重视为农民工的转移就业提供基础性的职业技能培训。2004年以来,全国职工技术培训学校(机构)累计培训人数达1503万,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机构)培训的人数累计2.7亿,年培训规模达到4000万人以上。同时,中等职业学校也成为率先开放城市高中阶段教育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例如,东部地区一些城市在基本完成向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的任务后,又向其提供中等职业学校的入学机会,并开始探索农民工子女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后在当地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框架。(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建立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

  谢素蓉在《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2期撰文《应对市场化和行政化挑战,建立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指出: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建设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围绕教师聘任制和收入分配制进行了改革。教师聘任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逐渐从过去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许多大学将以前的“评聘结合”变为“评聘分开”:前者是指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所对应的仅是一种“身份”,获得身份后即获得该工作岗位;后者指专业技术职称所评定的是实际能力,但教师的聘任与否取决于工作岗位的需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模式,从“固定职级工资”转变为“固定职级工资+绩效工资”,扩大绩效工资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