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缅因大学教授霍华德·西格,擅长科学史尤其是技术史的研究,他将科学技术的发展置于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认为在欧洲和美国,技术乌托邦思潮的出现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乌托邦具有双层意义:其一是英国早期人文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所描写的理想社会。乌托邦社会的设计与现实社会相距甚远,因此被理解为“空想的、不可能实现的社会”;其二是指人类理性追求的“理想、完美的社会”,以及对这种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当代西方许多思想家十分重视乌托邦作为“理想、完美的社会”的含义。如哈贝马斯所言,决不能把乌托邦与幻想等同起来。乌托邦蕴涵着希望,体现出对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的向往,为开辟未来提供了精神动力。乌托邦的核心精神是批判,批判经验现实中的不合理、反理性因素,并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西格在《美国文化中的技术乌托邦主义》(1985)中,详尽考察了1883—1933年间25位他认为具有技术乌托邦主义思想的学者的作品,认为在1883年和1933年分别有两部重要著作问世,前者是约翰·马可尼的《展望未来》,后者是哈罗德·洛伊博的《技术统治的生活会是什么样》。技术乌托邦主义者设想,由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工作条件的改善,人人都喜爱工作,以工作为荣,道德责任感非常强。西格主张“乌托邦”的定义应言简意赅:“完美社会”,“乌托邦社会必定使美德和力量得到了最大发挥,而使罪恶和孱弱受到最大抑制”。
在西格看来,技术一词决不仅仅限于技术自身,在更为广阔的意义上,它意味着要建立和维护一个完整社会而对技术的运用。技术社会与以往社会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技术使用的深度、力度和复杂程度,还表现为由技术决定的价值观、制度体系、技能体系和生活方式的广度。为此,“技术乌托邦主义就是指宣称技术是实现乌托邦社会手段的一种思考模式和活动模式”。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王建设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哲学与科技文化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