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中国通胀罪魁祸首
采用我国1995—2010年季度数据,对过剩流动性、需求拉动、成本推动,以及国外通胀传递四类因素影响通货膨胀的相对重要程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流动性过剩,需求拉动次之,成本推动排第三,国外通胀传递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小;在短期内,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与货币供给和名义利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究其根源,在现有汇率体制下,央行由于巨额外汇储备而向市场被动投放货币以及信贷扩张,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过度需求一方面来源于进出口扩大形成巨额外汇储备,给国内留下庞大的购买力;另一方面,样本期间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推动总需求扩张。过剩流动性和过度需求相互影响,过度需求以市场上充裕的货币供应和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为条件,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物价上涨。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傅强等 《中国通货膨胀主要影响因素的判定与阐释》,《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5期)
严重通胀持续时间相对较短
2010年以来,我国同比形式的CPI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加剧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其实,类似于经济增长波动,通胀率的波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特征。运用多区制平滑转移自回归(MRSTAR)模型,将我国通胀率变动划分为四个区制:通货紧缩、通货恢复、温和通胀及严重通胀。通过分析1990年1月至2010年7月我国通胀率的周期波动及不同周期阶段之间的转移路径,结果表明:(1)通胀率不同区制的划分既依赖于通胀率水平,也依赖于通胀率的增加量。从这个角度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通胀率的水平值,还要参考通胀率的增加幅度。(2)此期间,我国通胀率经历了四轮完整的周期波动,最长周期跨度为108个月,在波动周期内,通胀率区制间的典型转移路径为:通货紧缩—温和通胀—严重通胀—温和通胀—通货紧缩。(3)当通胀率处于通货紧缩和通缩恢复区制时,具有较高的持续性,只有对系统施加很强的正向冲击,通胀率才能从这两个区制中转移出去;当通胀率处于严重通胀区制时,系统具有爆发性动态模式,极不稳定,通胀率会迅速从严重通胀区制转移出去,即严重通胀持续的时间较短。相比之下,温和通胀要稳定得多,具有很高的持续性,只有很强的负向外部冲击才能使通胀率从这个区制转移出去。(4)冲击对通胀率系统不具有持久性影响,正向冲击与负向冲击的影响具有非对称特征;调控通货紧缩与调控温和通胀的政策发挥效力的最长时间均为21个月,而调控严重通胀的政策发挥效力的最长时间为12个月。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凌翔等 《通货膨胀率周期波动与非线性动态调整》,《经济研究》2011年5期)
宏观稳定政策收益源自降低“严重衰退”发生概率
美国经济学家Lucas利用美国1947—2001年度消费数据估计发现,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为0.05%,即消除所有消费波动性为消费带来的福利增加,大约仅仅相当于将消费水平提高0.05个百分点。这就是著名的“Lucas论断”。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值,大大出乎许多经济学家的意料。这一结论也暗示了政府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实施效果的有限性。
在Lucas模型基础上,引入存在“严重衰退”(即经济灾难,可能由金融危机、战争等引起)状态的消费增长过程,估算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结果表明:(1)应用存在“严重衰退”状态的福利成本模型估算的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远远高于Lucas模型估算的结果。在合理的参数范围内,前者一般是后者的10倍左右。(2)对于中国经济而言,降低“严重衰退”状态发生的概率(从0.017降低到0.003)所获得的福利收益大约是Lucas模型结果的3—4倍。(3)在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取值范围内,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与美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相当接近。
因此,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旨在防止“严重衰退”状态发生的宏观稳定政策的福利收益相当大,而且宏观稳定政策的收益主要来源于降低“严重衰退”状态的发生概率,而不是减少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波动。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庄子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福利成本研究——基于小概率“严重衰退”事件的视角》,《金融研究》2011年4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