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风云激荡中的历史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一个伟大政党的诞生
作者:haowj   日期2011-07-29 12:4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国,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各派政治力量虽然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做了一些工作,马克思主义对旧民主主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这些派别都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作为指导思想,也就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

  中国的出路何在?四顾茫然中,辛亥革命之后的现实使中国最优秀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仅凭制度的革命还不能战胜封建主义势力,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文化革命,革新中国人的观念;必须另辟蹊径,寻求新的救国救民之路。于是,他们挥别消沉、苦闷和彷徨,开始倡导并引领一场全新的、轰轰烈烈的文化启蒙运动。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盲从,开启了一场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历史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进步分子接受并选择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在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的1917年11月,中国北方的邻国俄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十月革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更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当时,国内几家报纸迅速报道了这一消息,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杨匏安很快发表《李宁(即列宁)胜利之原因》一文,介绍了列宁的一些思想。十月革命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影响不大。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使身处黑暗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从1918年3月起,《东方》杂志、《晨报》副刊等都相继开始介绍列宁。之后,介绍马列主义观点的文章日益增多,在边探索、边接受、边翻译、边传播的过程中,很快涌现出一批赞成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文红 单位:中共中央编译局)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