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警惕日本自卫队发展动向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7-27 10:2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随着日本发生强震、海啸、核物质泄漏等一系列灾害,日本自卫队也展开了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行动。日本自卫队在此次地震海啸救灾中的表现十分突出,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机动能力强,效率非常高。这次救灾反映出陆海空自卫队机动能力都非常强,堪称世界军队之首。在地震发生后4个小时内,陆海空三路救灾力量全部出动。航空自卫队F-15战斗机前往灾区上空搜集灾情,陆上自卫队也派出了具有视频传输功能的直升机。另外,日本政府在36小时内调集了10万部队参加救灾,几乎是一半兵力都出动了。而自卫队高出动率是在自身遭受海啸重创的情况下实现的,又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实现的,这就更加非比寻常。

  二是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自卫队参加救灾行动后,日本首相会同防卫相快速建立了三军统一指挥机构,做到了三军统一行动,没有出现互相干扰、打乱仗的问题。此外,救灾行动也是日本自卫队和美军首次针对国内灾害展开的大规模联合行动。

  三是军民融合度高,机制高效灵活。日本自卫队加入了各级政府的应急事件管理体制,尤其在军地协作机制上显得高效灵活。同时,军地共享情报,实现同步互动。

  四是救灾装备齐全、精良。日本自卫队抗震救灾用的破拆和搜救工具装备到中队、小队、分队。日本自卫队防化和抗震救灾实力非常强。

  日本自卫队已发展成为一支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正规军队,日本已成为事实上的地区军事强国和潜在的世界军事大国。

  此次地震海啸给日本造成了重大破坏。在日本历史上,曾发生过地震后为了转移国内危机,采取敌视邻国政策,通过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来掠夺资源的事件。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为了摆脱和转嫁国内危机,弥补地震造成的损失,日本推行对外扩张主义政策。日本正是在关东大地震发生后不断制造事端甚至惨案,加紧了反华侵华的步伐。1925年5月,日本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1926年3月,日舰炮击大沽炮台;1928年5月,日军制造“济南惨案”;1931年9月,日本对中国悍然发动军事进攻,“九一八”事变爆发。1937年7月,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

  二战结束后不久,在美国支持下,日本自卫队成立。经过50多年的精心打造,日本自卫队终于发展成为陆海空三军种齐全、军事实力强大的军队,从而圆了日本强军梦,但同时却给世界带来了多方面的复杂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影响东亚地区的稳定。对于朝鲜半岛的局势,日本已明确表示可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击;对于台海局势,日本《周边事态法》已明确将台海列入其应对的范围,日本自卫队还根据1997年通过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协定的规定,可以对美军干预包括台海局势在内的东亚事务实施后勤支援;日本自卫队正加速推进军事转型,大幅提高军力,从而打破了东亚地区军事平衡。

  曾多次对邻国发动战争、给邻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而至今却拒不承认侵略罪行、军国主义思想远未肃清、政治右倾化和保守化不断加剧、对防卫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及自卫队实力持续增强的日本,已经对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遭受大地震严重破坏的日本是否会重蹈历史覆辙?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要和平,要发展,但决不能放松甚至放弃警惕。“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因此,为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以下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要把国防教育与舆论宣传、人才培养、群众性活动及其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国防教育经常化社会化,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二是进一步提高国防动员系统应急能力。要以军队新的历史使命为牵引,毫不松懈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要积极拓展军队遂行军事行动任务的应急职能,按照保障应战需要的模式,建立指挥协调、需求论证、物资储备、力量建设等各方面完善配套的应急动员保障体系,切实履行好国防动员系统“应急与应战”双重职能。

  三是进一步加大国防工业的投资和建设。在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加速军事装备现代化和智能化建设,继续加紧研制和部署具有强大威慑力的战略性、关键性和尖端性的武器装备和作战平台,建立起攻防兼备的全方位国防体系,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技术的精锐之师。

  四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着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必须自觉运用科技进步推动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规律,把战斗力生成模式切实转到以信息为主导、以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为增长点、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来,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官兵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转到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上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孙健 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国际关系教研室)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