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实现文化“走出去”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7-27 10:0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08 期 特别策划“文化产业内涵、路径与前景”文章之一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国文化走出去,如同中国经济走出去一样,都是中国国家的现实要求。

  2011年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与10年前的情况相比,今天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正在逐渐承担起全球性背景下大国文化活力的先锋使命。

  结合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程,中国文化走出去,从跨入国际舞台、呈现亮点,到形成规模、有所影响,现在应该进入打造品牌、讲求效益、进行长远规划的新阶段。

  文化走出去,“走出去做什么”、“什么应该走出去”以及“怎么走出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走出去做什么?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命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对世界和国情有相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性深度调整和转型变革期,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等各类全球性重大调整和威胁凸显,在这些关于人类命运和世界发展的问题上,各种价值观交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际话语权的竞争日益走到综合国力竞争的第一线,并蔓延成战略主导的角色。另一方面,中国的世界形象和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表现为以文化理论、制度模式以及相关文化法律体系等文化话语权的竞争。

  回望10年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历程,在扭转文化贸易逆差之外,更值得关注与思考的是,我们对国际文化市场规则突破创新和超越的努力,到目前仍是很困难。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必须完成从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到为中国文化价值观在全球舞台争夺不败之地,并争取主动地位的质的跨越,全方位建构中国文化话语权,提升国家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文化竞争舞台上,介绍中国经验、中国观念。这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做什么”的定位。

  什么应该走出去?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把握的战略重点。一直以来,关于传统文化走出去,还是当代文化走出去;文化价值走出去,还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精神文化走出去,还是制度文化、企业文化走出去;先进文化走出去,还是市场文化走出去的争论,始终伴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文化产业各个层次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走出去,都应该服务于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但是有必要对国家战略的贡献作出正确的估量,否则,容易根据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和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而错误地判断文化走出去战略推进的形式、战略的实施效果和相关政策的有效性。从以往文化走出去的实践来看,在对外文化交流、贸易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偏见,对当代中国精神,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精神、独特价值的反映与呈现则相对较少。“中国威胁论”、“文化赤字”现象的存在,折射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在走出去战略中的短板问题,这已经影响到中国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我们需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生产富有竞争力和市场魅力的产品,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完成从文化产品走出去到文化价值走出去、尤其是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走出去的跨越。

  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面对的第三个问题,即怎么走出去,对此有如下建议:

  第一,正确处理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国内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安排,在充分考虑国际文化市场需求和国内文化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明确战略重点。进而集中优势企业抱团走出去,实现重点突破。此外,还可尝试制定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以充实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第二,加强国家与地方的联动。国家层面掌握着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渠道和广阔平台,与地方丰富的文化资源形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第三,进一步完善配套文化出口、扶持政策,尽快形成有利于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配套性政策体系。

  第四,加大对文化出口企业的服务力度。建议设立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商务、外宣等部门组成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贸易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

  第五,加快文化走出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走向世界的光明未来。新一轮发展周期,为对内要有凝聚力和崇高的价值取向、对外要有感召力和伟岸的精神魅力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中国所倡导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得到世界的理解与认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关系更加紧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严隽琪(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根据作者2011年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讲话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